第4章 经世济民,是为经济——前沿篇(1)
■ 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穷人经济学
在一次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何谓“穷人经济学”?有人指出,应该理解为研究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的经济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强调,其实农民、穷人的生活逻辑与城市人、富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不要在经济学研究中歧视农民与穷人,而要认识到绝大多数经济学原理及标准同样适用于农民与农业部门。
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业地区。择其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农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舒尔茨之前,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都将农业视为“落后部门”,认为现代化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农业部门不过是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原料来源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来源。舒尔茨批评了这种理论,他认为农业部门不应该成为工业部门的附属,农业部门本身的现代化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历史经验证明,农业部门现代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二是改变对农业的歧视政策。舒尔茨认为,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农业部门的歧视。这些国家将迅速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从而在设计政策时给予工业与城市以优先权。于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歧视的共同压力下,农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计划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功夫应该下在农业部门之外,首先是指导思想的转变。
三是重视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源投资。舒尔茨认为,要发挥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土地因素在农业部门中的作用已经下降,农业的增长不能仅依靠土地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大多数景点往往是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形成的,这就注定了景点的公益性。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曾要求景点门票价格调整应体现公益性。这里,公益性就是穷人经济学精神的体现。据称,美国一张全国国家公园的通用年票只售50美元,韩国景点的门票价格一般在7元到20元人民币,意大利最贵的景点门票价格也不足意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其公益性可见一斑。
首先应该承认,穷人自己对贫困的形成和积累难辞其咎。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但这种贫困循环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即使人们认为是市场竞争引致了贫困,贫困是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造成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学中所言的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公平市场,没有“看得见的手”来潜在地控制生产和分配。但现实就是,穷人与富人生来并不平等,而且在市场竞争中穷人也不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于是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发出了这样沉闷的声音:“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没有的人更没有。”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马太效应”,用来形容正向反馈,即“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
所以说,贫困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不公平的后果,富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控制力是贫困的重要来源。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经济学良心”之美誉的印度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中所言:“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
经济学的灵魂是自由和公平,这也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去洞察穷人经济学,还穷人以“起点公平”,才是经济学家们履行社会职责的方向。就像阿马蒂亚·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开篇中所说的那样,“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的这一思想已经被联合国机构接受并发展为人类贫困指数概念。所以,“劫贫济富”的政策建议是对本就不平等的穷人权利的再剥夺,这不仅有违人道主义的经济学良心,也偏离了自由平等的经济学主旨。唯有诚心诚意地去关注穷人经济学,市场经济才会更加健康、和谐。
■ 走进实验室的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认为经济理论难以实验。弗农·史密斯教授首先觉察了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付诸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11个班级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1962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和程序性理性的区别。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发展迅速,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目前,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决策、博弈论、对市场机制的模拟等方面。
经济理论的实验方法与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不同。当前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模拟和仿真
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做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经济理论的实验不是要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2. 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非常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可以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其次,在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当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最后,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
3. 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创新理论——心理经济学
在2007年中国股市火爆的时候,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济南市的一位老大爷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对路边的人说:“我要买股票!”大家都很奇怪,就问他:“大爷,您要买哪只股票呀?”老大爷头也没抬就说:“我要买股票,就是买了就能赚钱的那个票。”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只是没有这位老大爷这么突出罢了。心理经济学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人的心理感情在大多数时间里代替理智,主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而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从众行为和群体心理。
心理经济学又称经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和经济机制的心理反应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心理经济学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泰罗曾对劳动心理做过研究。而心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70年代才正式建立的。
相对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完整的结构框架而言,心理经济学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心理经济学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其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总的来说,心理经济学常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效应理论、预期理论、风险理论、对策论、福利理论等。
目前,国内外心理经济学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心理特征;
(2)劳动者的心理状态与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3)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的社会心理行为;
(4)符合劳动者心理特点的经营管理措施和方法;
(5)不同年龄、性别、职务所表现出的特殊心理现象;
(6)人们对经济发展状况、产品供求状况、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与消费情况的心理反应等。
■ 向产权制度进一步拓展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以表彰他们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所做的贡献。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范畴,均属于新制度经济学领域,其中威廉姆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奥斯特罗姆则是首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学者,长期研究集体组织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新制度经济学”一词来自于奥利弗·威廉姆森1975年的著作,也被叫做“数理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现代制度经济学”或“新型制度经济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和凡勃伦、康芒斯、米切尔等人的“老”制度经济学划清界限。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范畴。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科斯和诺思。用科斯的话来形容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顾名思义,新制度经济学是相对于旧制度经济学来说的。旧制度经济学是反对正统经济学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一门用正统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构成、运行和变迁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制度、经济活动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以前,天然要素、技术和偏好被传统经济学看做是经济理论的三大基石,现在,制度成为经济理论的第四大基石。
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做了三个假定,使得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更加贴近现实。
(1)行为目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们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2)人具有有限的理性,即人不是完全理性。
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从自身利益出发,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3)新制度经济学涵盖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以及诺思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理论和斯蒂格勒的产业组织和政府管理理论。
■ 从经济人假定转向经济人的行为分析——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一门新的学科,只不过,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2000—2005年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至少有三位被视为“行为经济学家”——阿克劳夫、史密斯、谢林,至少有一位被视为是“计量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家——麦克法顿。
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设的不足。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①“认知不协调—C-D gap”;②“身份—社会地位”;③“人格—情绪定势”;④“个性—偏好演化”;⑤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充满理性的、自私自利的。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始终在努力证明:经济系统在何种状态下能够达到均衡以及人的决策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实现最优。但是,事与愿违,经济中出现了各种无法用传统经济学解释的现象。于是,行为经济学家们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提出了质疑。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很复杂:人们不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还追求公平、公正等其他方面的东西;同时,当人们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进行决策时,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不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的计算。行为经济学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对人的前提假设,把人类复杂的行为纳入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