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我篇——“我”就是未解之谜(1)
■ 世上最难的是“认识你自己”——自我知觉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去边疆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再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让他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也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谷,对生活失去控制感的时候,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便大大增强,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再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当他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时,求助者便会立刻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而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的即使是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也会让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经常的仔细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着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判断。
■ 杀人犯也觉得自己是好人——自我宽恕
如果问许多人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坏人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说:“是”。而且他们是打心眼里这样认为的。
生活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即使自己有邪恶的行为,他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或者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就是“自我宽恕定律”。
基督教和佛教都倡导忏悔,就是主张人们去发现自己的过错,并进行悔改。而在生活中,许多人不仅仅是怕承担责任,更是从心底里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罪过。
比如一个杀人犯杀了许多人,被抓获后,他对自己的罪行不以为耻,反而觉得是社会待自己不公造成的。他出身贫苦,觉得现实对他很不公正,他是为寻求“公正”而去从事暴力活动的。而且在他的黑社会团伙里,他是“大哥”,俨然以“英雄”自居,没有半点罪恶感。
还比如,一个偷窃工厂原材料的小偷说:“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损害他人利益!”
一个抢了富翁的抢劫犯说:“他有的是钱,也一定是从正道来的,不抢他抢谁?”
看看,连犯罪都有理。这就是极为普遍的自我宽恕定律在作祟。
不仅仅是罪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有这种心理倾向。
对员工吝啬的企业家,认为“家业是我创的,资金是我投的,这年头工作难找,我不让你们失业就不错了”。
打人的说:“谁让你骂我!”骂人的叫:“谁叫你踩了我的脚还不道歉!”
夫妻之间吵架,也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对方太自私。
这都是因为人性有个根深蒂固的缺陷: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很难。
比如,我们不喜欢被人议论,可是我们自己却喜欢背后议论别人。
我们自己的自私、善妒等缺点,我们总是认识不到;如果别人对我们这样,我们却反应强烈。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总是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谁是谁非,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就是坏人,其实人家可能也正是这样看你的。而我们自己恐怕很难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坏人”吧!
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承认,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汉武帝是个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帝王。然而,他在统治期间曾发动过一场长达30多年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无数人在战场丧命,社会的各类矛盾也被严重激化。
这时,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5000多顷,以就地解决军粮,扩大战势。汉武帝深刻地反省自己后,下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宣布停止战争,从此改弦更张,注意休养生息。
作为—个专制帝王,能够面对现实,扪心自问,是比较难得的。
荀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之。
■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需求发展规律
《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有两个地方的势力首领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割据陇(今甘肃东部地区)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区)两地。东汉光武帝派大将军岑彭等率军队去攻打隗嚣占据的西城、上邽两城。当时光武帝给岑彭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去攻打蜀地的公孙述,并发感叹说,‘人所苦恼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陇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后来常用来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
人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春秋时荀子也说过:“贵为天子,欲不可尽。”意思是,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的欲望要满足。
这些话和成语“得陇望蜀”一样,在使用时常常带有贬义。但是如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人的一种客观的属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总是在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随着接触得更多和更频繁,触觉会随之衰减得更厉害。而衰减率与满足程度成正比,衰减率越高,满足程度越高。这就像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马斯洛有一个重要的学说叫“需要次层”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虽然人类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种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这些强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马斯洛假设它们以层梯形式分布,位于层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为强烈,与动物所拥有的需要更相类似;位于层梯上部的需要却是为人类所特有的。
马斯洛对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之间的差异作了概括,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满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为满足这类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体验,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在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沿着需要层梯向上攀登,在满足了某个层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后,他就应当向下一个更高的需要层次递进。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感到缺乏些什么,有不足之感;另一个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实际上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般说来,当人们产生了某种欲求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随后就发生选择或寻找目标的心理趋向,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满足需要的活动,当行为告成,需要就在不断满足过程中削弱。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发生,再引起第二个行为。这样的周而复始,不断递进。
人们“得陇望蜀”,永不知足的特点,正是这种心理规律的必然反映。
“得陇望蜀”,有时会成为我们提升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而对一些仅仅崇尚物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恶道路的动力。比如许多贪官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职权贪污,成为国家的蠹虫。而像比尔·盖茨之类有比较高精神追求的人,却已经把金钱只“看成一个数字”,他们积极进行慈善事业不说,还把遗产捐给社会,因为他追求的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低级层面,而着重追求比较高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尊重需求
汉高祖刘邦得到天下后,有一次与群臣讨论他为何能打败项羽、取得成功的原因。他说:“在后方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安邦,治理百姓,筹办粮饷,我不如萧何;带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用他们;而项羽有个谋士范增,却不能用,所以我能打败他。”
说白了,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属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项羽呢,尽管“力拔山兮气概世”,却唯我独尊,不懂得承认和尊重别人,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心理学认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不管这个人先天条件如何,财富有多少,地位是高是低。任何人都需要来自别人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证明了尊重对人心理所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一次经典研究中,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从一个大车间中,选出六名女工作为被试者,做了为期一年的实验。
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中继器。她们在常规的车间里先工作两个星期(第一时朗),以提供一个正常生产率的标准作为参考。
之后,把她们从车间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常规车间相同,她们在这里工作的五个星期里(第二个时期),工作条件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个时期,实验者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她们的薪金水平取决于整个车间(一百个工人)的产量,现在只由她们六个人的产量决定。
到了第四个时期,在时间表上安排五分钟的工间休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第五个时期,工间休息的时间增加到十分钟。
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制度。
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工人们提供—顿简单的午餐。
在随后的三个时期里,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
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到第十二个实验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全都恢复起来,这时的环境和条件与女工们开始进行实验时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了。
这样翻来覆去地折腾,是为了什么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条件怎样改变——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也就是说,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某一个实验有利于提高女工的效率,可是其他实验并不如此啊,而且最后又退回到了最初的条件。
实际上,“功夫在诗外”,这些实验对女工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效率,而是让她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尊重和重视,使女工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效率才提高了。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有差异,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尊重,会通过追求流行,讲究时髦,购买高档商品等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马斯洛说:“尊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
■ 厚脸皮是怎样产生的?——羞耻感
张老师脾气不好,总爱批评学生。他几乎每个课间都把班里调皮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声训斥。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逐渐麻木了,也不像开始时那么怕他,有的还敢和他顶撞。而刘老师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对他很敬畏。有一次,他偶尔批评一个学生,虽然语气不重,声音不大,但被批评的学生竟羞愧地哭了。
我们平时常说“xxx脸皮厚”,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天生厚脸皮的人。所谓“厚脸皮”的人,都是由于后天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耻感逐渐降低而形成的。这就是“厚脸皮定律”。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