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牛奶可乐经济学(1)

——18岁以后理解妙趣横生的经济现象

为什么AA制也让人烦恼

出生小康之家的大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几个好朋友在外面吃饭,彼此让着点菜。如果是平时大伟一个人吃,不一定会选择那些很贵的菜,但是在朋友面前,往往会为了“面子”,点的都是那些价格昂贵的菜。每次吃完饭结账时,都会让他暗自心惊。

那么,AA制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假设大伟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去吃西餐,讲好花费三个人平均分担,那么,当大伟点自己的餐饮时,他不太会慷他人之慨地搞“多多益善”。因为,虽然他点的东西有三分之二的花费是由另外两位朋友负担,可是他也要负担整个餐费的三分之一。如果大伟多点的话,朋友就要多负担,即使别人不说出来,大伟心里也会有些不安。反之亦然。因此,将心比心的结果是每个人点的大概会和自己一个人单独进餐时所点的差不多。三个人也许会有一点儿浪费,但绝不会多。

可是,如果大伟现在是参加聚餐,总共有30个人,花费也是大家平均分担,情况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大伟少点一些,别人只少付三十分之一;大伟多点一些,别人也不过多负担三十分之一。因此大伟又何必当傻瓜,浪费一点又有何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结果是每个人最后所点的会远超过三个人吃饭或自己一个人进餐时所点的。而每个人最后所分担的,也就远远高过自己单独进餐时的花费。

透过AA制这种现象,大伟明显感觉到:在小团体里人数少,彼此观察约束比较容易,所以每个人都比较容易有理有节。当团体变大时,个人的重要性下降,责任感也因而减少,最后呈现出来的往往就是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这种大组织导致的效率低下,在现代生活里几乎随处可见:尖峰时段的塞车(谁都不愿意停在路边休息,让别人先走)、社区鱼池里的一摊死水(反正自己家里的水族箱生气蓬勃)……

这些现象虽然令人难过,但却不令人困惑——这是人多时很自然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光作“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叹,或者作“复兴文化,发扬传统”之类的呼吁没有用。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利用经济学知识,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以及各种条件的相关结构,然后再考虑用现有的资源进行调整和改变。

例如,现在大伟再遇到多人聚餐的场合,就会建议约定每个人花费的上限,这样一顿饭下来,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浪费了。同理,在社区里,大家可以共同出钱雇请专人,在负责安全之外也负责照料鱼池。总之,办法有的是,就看你是不是花时间去思考了。

为什么中国人要交漫游费

某电信部门的领导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老朋友,刚下车他就住进了镇里的一家招待所。经过一路的颠簸,领导身上汗津津的,他便想洗个热水澡。由于招待所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公用的澡堂。

领导来到澡堂门口却被一个服务生拦住:“先生,您要洗澡的话请先交纳15元的初装费。我们将会为您安装一只喷头。”领导马上一愣,心想这招待所怎么这么宰人!但碍于身份,领导没有发作。他交了钱刚想进去却又被服务生拦住:“先生,对不起,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的每只喷头都有编号,请您先交纳10元的选号费,选好的号码只供您一人使用。”领导有些生气,但还是交了钱选了“8”号。服务生又说:“您选的是个吉利号码,按规定您还得交8元的特别号码附加费。”“见鬼!”领导压了压火,说,“那我改成4号。4号也不是什么吉利号码,总用不着交什么特别号码附加费了吧?”服务生说:“4号是普通号码,当然不用交特别附加费,但您得交5元的改号费。”领导无奈地摇摇头,心想当年这里的民风是何等淳朴,没想到如今为了赚钱竟如此巧立名目,真是世风日下啊!

领导交了钱后便理直气壮地问:“这下我可以进去洗澡了吧?”服务生笑着说:“当然可以,您请。”领导瞪了他一眼,踱着步往里走。服务生突然又补充说:“对不起,我还得告诉您:由于4号喷头仅供您一人使用,所以不管您是否来洗澡,您每月还要交纳7元5角的月租费。此外您每次洗澡要按每30分钟6元的价格收费。另外,每月交费的时间是20日之前,如果您逾期未交,还要交纳一定的滞纳金……”“够了,够了,我不洗了!”领导气坏了,扭头就想走。服务生便问:“您真的不洗了吗?”领导声色俱厉地说:“对!我永远也不在你们这里洗澡了!”服务生微笑道:“如果您不再使用4号喷头了,那您还得交9元8角的销号费。只有这样您以后才能再也不用向我们交纳任何费用了。”领导大怒,和服务生大吵了起来。不一会儿,招待所的经理闻声赶来。领导一见经理来了,便高声嚷嚷着要投诉。经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笑着对领导说:“先生,对不起,也许您还不知道,就像你们电信行业一样,洗澡业在我们这里也是垄断经营的……”领导一听这话,哑口无言。

所谓“垄断”,源于孟子“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这句话。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经济学的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上,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由于垄断者是其所生产产品的唯一卖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价格,或者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中国的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就属于典型的行业垄断。虽然电信业似将实行新的重组,但正如有人所说的“合来合去仍挨宰,分分秒秒搞不清,漫天开价自己定,厘厘毫毫都不放”——无论是合并还是重组,这些运营商们都是不断地靠垄断优势坚守着自己的利益堡垒。现在的漫游费成本几乎为零的知识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我们的漫游费却一直继续交着。由于这些通信行业的垄断优势,始终没有在市场上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格局,漫游费始终降不下来,更不提最终的取消了。

对于垄断,我们完全可以用亚当·斯密的那一段颇为辛辣的描述来概括:“不论是在哪一种商品和制造业上,商人的利益在若干方面往往和公众利益不同……一般来说,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事实上,公众亦常为他们所欺骗所压迫。”

为什么会出现天价吉祥号码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下,小高发现手机号码竟然大有玄机,有人竟提出要花千元购买他的手机号,原因就是他的号码中含有多个6,被视为吉祥手机号码。

一个吉祥手机号码价值是多少?重庆一位李先生拥有一个尾数7位都是“8”的手机号,他将这个吉祥手机号码,以22万元天价转让给了一位福建来渝做陶瓷生意的老板。

为什么有人要花天价购买吉祥手机号码呢?据知情人士称,买家几乎全部是生意人,他们不仅仅是因为便于记忆和对吉祥数字的崇拜,更重要的是用来“撑门面”,当然也可当做礼物送人。

正因为吉祥手机号有市场价值,自然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宝贝。李先生称,他从事手机号码收藏已两三年,一共收藏了20多个吉祥号。其中多数号码都是花钱买来的,像尾数为7个“8”的号码,几年前的收购价就超过10万元。此外,尾数为5个“8”和“6”的号码,手头还有好几个。

尾数为5个“8”和尾数为7个“8”的号码,差价多少?李先生称,少了两个“发”,掉价20万。由于尾数为5个“8”或“6”的号码较常见,身价大跌,约在2万元。

“吉祥号码”又称为“个性号码”,是指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个人喜好而产生的对某个或某组数字的崇拜。有人认为这些数字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图腾崇拜”一样,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数字往往是由于谐音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就像图腾崇拜一样,不同的部落和民族,往往有各自不同的崇拜对象。不同地方的人由于有不同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即使是对同一个号码,也会产生不同的吉祥观念。比如说,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人认为“8”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主要是因为“8”与“发”谐音,常让人联想到“发财”。何人不希望发财呢?于是“8”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168”作“一路发”解释,“888”是“发发发”的意思,“666”意为“六六大顺”等等。

正是出于对“吉祥号码”的崇拜,我国普遍存在着吉祥号码拍卖的现象。吉祥日子、吉祥时辰早已成为人们迎新嫁娶、开张庆典、签约剪彩等经济活动的首选日子。许多地方也曾经在这些所谓的吉祥日子里出现了交通拥挤异常、喜庆气氛非凡等现象。而带有7、4等数字的号码,则被人们所厌弃。比如带有4的手机号码,往往可以免费赠送,而带有8的号码,则加价卖出。

有人问,这种现象正常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吉祥号码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它的高价位,这种供给和需求都是“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理论:有用的水,不值钱;无用的钻,天上价。水,源源不断,随地可掬,所以不值钱;钻,稀罕物,所以值钱。也有例外,“上甘岭”上一滴水,比生命还珍贵。

聪明人有意消灭多余,牟取暴利。如果世间只剩两张清朝大龙邮票,各值十万,善贾者必然撕毁一张,另一张不是两枚之和的二十万,而可能是三十万、四十万,因为它的唯一性。唯一比稀缺更稀缺,无竞争比价。

资源的稀缺性,有些是天生的,如金子、钻石。有些是衍生的,如中国土地,一百年前就是如此大,但人口越来越多,使今天的土地越来越稀缺。有些稀缺可以创造,上海的地铁磁卡,每天大量供应使用,只值票面价格,永远有求必有,无增值可能。但地铁旅游公司发行纪念卡,比如《水浒》人物系列,限量发行1.5万套,凭空创造出一个稀缺资源,求大于供,于是80元面值一套9枚,现在的市面溢价280元。但是出版一部《水浒》充其量平价,可能折价,不可能溢价。因为书可以一版版无限量供应,无稀可言。龙票案例是以毁灭求稀缺,磁卡是创造稀缺以增加文化品种,后者更高明、更有益。

有钱的当资本家,缺钱的当知本家。资本家投资规模;知本家投资稀缺,他们以小博大,且少风险。商战中最大的诱惑是利润,最大的风险是竞争,竞争可能发财,也可能使你血本无归。但是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天然的垄断利润。

虽然吉祥号码的拍卖也许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出现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的。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放弃学业

1973年,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可是他对法律没什么兴趣,反而对计算机情有独钟。19岁那年,盖茨有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他要面临一项选择,是继续读书直到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位证书,还是辍学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

比尔·盖茨热爱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是他的梦想,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他所渴望的,可是,经营自己的软件公司也是他所钟爱的。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开办软件公司。

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对的,在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世界富豪评选中,比尔·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理所当然地登上了榜首。当年的3月27日,比尔·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弥补他曾经的遗憾。对此,比尔·盖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出任何回答。不难看出,比尔·盖茨已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而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常理,上学是盖茨喜欢的事情,在实现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愿望后,他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继续学习,实现他的哈佛梦想。可是他为什么又选择放弃呢?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不再那么令人困惑了。因为,对于当时的盖茨而言,比起放弃学业选择经营公司,放弃经营公司去上学的机会成本更大;而且,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上学对他来说得到的利益不可能比他经营公司的利益大,所以他当然会选择机会成本较小、利益较大的一方。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众所周知,有选择就有代价。当你得到一个机会时,你也就失去了另一个机会。而该选择哪个机会,人们则需要通过计算机会成本来加以权衡,即选择一件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

选择有时很容易,但有时却很难,难就难在备选的双方都有多种多样或者不相上下的优势。不过,只要了解了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人们就会明智地作出最经济、所获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们计算机会成本一般只是为了找到最佳的要素组合,从总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益。我国也有一个与盖茨类似的不愿意上大学的例子,那就是姚明。姚明同火箭队签订了5年的合同,火箭队付给他的总薪酬是7000多万美元,加上他平时代理的广告收入,据说他的年收入已超3亿元人民币,但是如果他选择去读大学的话,这些收入很可能都会失去,也就是说,与在NBA打球相比,他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要大得多。

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名人作出选择时才会用到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需要计算机会成本,因此,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人们在决策时,经常会比较各个备选项的成本和收益,只有所获利益高于成本,人们才更倾向于采取行动。

为什么收入高的人多交税

小林的父母在同一家单位上班,他的妈妈是普通员工,每月实发工资3500元;爸爸是一名经理,每月实发工资5000元。小林父母的收入不同,所交的个人所得税也不同,爸爸每个月要比妈妈多交不少钱,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