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13)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福柯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而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他本人无法接受。
福柯是二十世纪法国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思想家。尽管福柯一生都没有离开学院,但他的一生却实实在在是流浪的一生。他的生命与旅行结下不解之缘。他曾把自己的事业想象为从一个职位到另一个职位无休止的旅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漂泊。异乡,永远在异乡,这似乎就是福柯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1984年6月25日13时15分,福柯病逝于巴黎,享年57岁。福柯去世的第二天,法国著名的《世界报》、《解放报》、《费加罗报》便在头版刊发了他逝世的消息。对福柯的重视被认为是空前的,用塞德的话来说就是:“还没有哪一个法国人甚至欧洲当代哲学家死后享受到这种哀荣”。法国总理为他的逝世发布了悼念文告,学术界对他深表哀思,传媒更是一片赞誉声。保罗维纳称福柯的工作是“本世纪思想界最重大的事件”。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也对福柯充满敬意,将其称为“他的时代最辉煌的思想家之一”。美国哲学家、著名福柯研究专家大卫·霍伊(David Hoy)教授则认为,福柯的逝世,标志着继萨特的存在主义时代之后,“法国哲学的又一个时代也快结束了”。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马克斯·霍克海默,是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于1895年生于斯图加特。早年在慕尼黑、弗莱堡、法兰克福大学研究哲学,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起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后兼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一直到1953年退休。霍克海默在担任法兰克福研究所所长期间,吸收了一批经济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进所,旨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对研究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从此,社会研究所开创了一个新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诞生了。1932年,社会研究所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先后在法兰克福和巴黎用德文出版,霍克海默任主编。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社会所由于其成员大多是犹太血统,被纳粹政权以“敌视国家的倾向”的罪名封闭,霍克海默不得不将研究所迁往日内瓦,后又迁往巴黎,取名为“国际社会研究学会”,开始了流亡生涯。
二战后,应西德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等人回国,重建社会研究所,二人分别担任研究所的正、副所长。不久,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后又赴美讲学,实际上社会研究所的工作主要由阿多尔诺主持。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谁?
马尔库塞,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7月19日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40年加入美国籍,起先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处,后到哥伦比亚、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任教。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现代工业和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单向度人”。他试图在弗洛伊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乌托邦,实现“非压抑升华”。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谁?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家,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对他前辈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了重大修正和改造。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哈贝马斯强调,当今理论界的主要任务是批判科学技术。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强调理论的批判功能,但并没有能正确地确定批判的对象。在他看来,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生产力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头等的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估价科学技术的作用,应该“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第二,把左倾激进主义引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哈贝马斯认为,法兰克福学派老一代理论家的“左倾激进主义”是“社会批判理论”的致命伤。他致力于将其改造成为“改良主义”,其具体途径就是论证资产阶级管理机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消除科学技术统治所带来的弊端。第三,沟通“社会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法兰克福学派老一代理论家把实证主义拒之门外,造成了该理论缺乏客观性、精确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必须在“社会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之间架设桥梁。
●谁是新黑格尔主义的领军人物?
本纳德透·克罗齐,不仅是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首要人物,也是20世纪以来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早年在那不勒斯求学,后来进罗马大学学习,跟随当时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里奥拉教授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问题,发表了书名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1900)的论文集。此后,以著名的《批判》杂志在1902年创办为标志,他逐步转向新黑格尔主义,并着手建立自己的精神哲学体系。主要哲学著作有:《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1902)、《作为纯概念科学的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经济学与伦理学》(1909)、《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1915)。这四本著作后合称为《精神哲学》,是系统论述他的哲学体系的著作。除此之外,他的哲学著作还有:《黑格尔哲学中活的东西和死的东西》(1907)、《美学原理》(1902)、《黑格尔研究与哲学解说》(1952)等。
哲学上,克罗齐“主要从黑格尔的心灵或精神哲学、尤其是从黑格尔学说关于演化和历史方面得到启示,而不注重黑格尔的逻辑和绝对学说”。他把黑格尔的格言“哲学就是历史”作为自己的主要课题,并由此出发批判了英国黑格尔学派的绝对主义,认为不应把实在看做永恒、静态和完美的整体,而应把实在看作是历史过程。
●何人是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勒的儿子,受过其父的严格教育,在17岁时进入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一直到1858年。他一生以新闻记者和作家的身份写了不少著作。其心理学思想散见于《逻辑学体系》、《对汉密尔敦的审查》和《对詹姆士·穆勒心理学的诠释》等,最后这部著作是他和贝因等合著的。
约翰·穆勒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发现各种心理状态间的规律。同时他还指出心理学应从心理现象自身出发进行研究,不必借助于生理学。约翰·穆勒提出了“化学心理学”这一思想,认为有些观念的联合好像氢和氧化合成水一样,水具有新的性质,这种性质无论在氢或氧中都是没有的,它是由氢和氧的化合物形成的新品质。他还认为由观念的联合而形成的新品质不能由原先观念的性质来预知,而必须通过实际经验才可以认识到。他从“心理混合”改为“心理化合”,用心理化学代替心理力学,这种看法似乎比较符合于心理事实。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谁?
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现代社会学的始祖。他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地方税务官家庭。他自幼身体孱弱,却勤奋好学,智力超群,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814年,16岁的孔德被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录取。孔德入学后,重点攻读数学和工程学,并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经常故意违犯学校纪律而被学校开除,后来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并担任了圣西门的秘书。他的思想深受圣西门的影响。7年之后,因政治观点分歧,他与圣西门分道扬镳。1826年至1830年,孔德设堂讲学,着手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实证哲学。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建立。
后期的孔德致力于在工人运动中进行科学教育和实证哲学的宣传。他同情工人的处境和要求,但反对工人进行暴力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和改良主义。晚年的孔德完全沉浸在狂热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活动之中,创立了人道教,致力宣传人道教。1857年,孔德患癌症在巴黎逝世。
孔德生前一直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之中,其思想也备受冷落。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哲学概论》(1848)、《实证政治体系》(1847-1850)和《主观的综合》(1856)等。
●英国实证主义的集大成者是谁?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的实证主义集大成者。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没有上过大学,通过自学,当上了英国铁路公司的土木工程技师。后来兴趣转向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经常为各报刊杂志撰写稿件。1850年,他发表了《社会静力学》而引人注目。从19世纪的50年代开始,他着手全力建立自己的综合哲学体系的工作。1860年写出了体系大纲,1896年完成全书,共10大卷。这是一部几乎无所不包的实证哲学体系大全,在英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也因此被称为学术界“思想泰斗”、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1903年,他在伯莱顿去世。
斯宾塞的思想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边沁的功利主义和孔德实证主义影响。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心理学原理》、《综合哲学》、《第一原理》、《社会学原理》等。其中最主要是《第一原理》和《社会学原理》。前者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后者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塞自称他的哲学是“综合哲学”,从力学、生物学、社会学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
●谁是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
马赫,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史家、哲学家。曾在布拉格大学、格拉茨大学担任过数学、物理学教授,后在维也纳大学主持归纳科学哲学讲座。1901年退休。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以及心理学、生理学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他的哲学观点主要阐述在《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1833年)、《感觉的分析》(1885年)及《认识和谬误》(1905年)等著作中。
马赫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理论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成为后者写出引力场方程的依据。后来爱因斯坦把他的这一思想称为马赫原理。马赫的科学认识论曾在自然科学家中产生过强烈的反响,受其影响的科学家除爱因斯坦之外,还有布里奇曼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一些物理学家。
马赫本人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哲学家,认为自己至多只是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及认识心理学方面有所研究,而这正是实证主义的特点。不过,他比起早期实证主义者走得更远,在反形而上学上更为彻底,根本不承认经验之外有什么实在,他的哲学观点是要素一元论。马赫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有所建树,但由于其彻底的感觉论而否认了原子的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