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正视性别差异,家长能做什么(2)
★周婷婷从小就双耳失聪,又聋又哑,但她的父亲从没有对女儿放弃过,为了让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正常地学习生活,爸爸没少费心。小学的时候,由于听不明白老师讲课,婷婷的数学非常糟糕,但是父亲一直在鼓励她,帮助她树立信心。有一次,爸爸给婷婷十道数学题目,而婷婷只做对了一道题,父亲显得很高兴,对她说:“你真是太优秀了,这么难的题目竟然做出来一道,将来一定能学好数学。”等到后来婷婷长大之后,父亲回忆起这段往事,告诉孩子说:多亏当时她做对了一道,否则的话自己真的都不知道怎样安慰女儿了。★
正是由于父亲的鼓励,给予了婷婷很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婷婷自信地迈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她有勇气漠视令人绝望的生理缺陷,而获得了比常人更多的惊喜。
再次,父亲影响着女孩的择偶标准。
父亲是女孩遇到的第一位男性,所以很自然地为女儿树立了最权威的男性标准。在女儿的眼中,父亲是最可爱、最合人意、最值得尊敬、最有责任感、最有教养的人。
总之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影响早已深入她的内心,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在女孩成长的路上,是父亲在指引着她对男性的认知。很多女孩在成年之后,都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父亲很有相似之处的男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给父母的建议:爸爸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女儿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关注他,尤其女孩显得更为强烈,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经过许多实例和科学研究表明,父亲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女孩,以满足她的情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完美女孩。
如今父亲与孩子待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早上,在孩子没出门之前他们已经出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可孩子早已进入梦乡。父亲和孩子似乎永远是错开活动的,由于工作的繁忙,父亲再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孩子。
★萌萌的爸爸平时是一个大忙人,几乎没有时间和她在一起。
在萌萌的心中,爸爸就是一个提着公文包忙进忙出的人。她希望周末能够和爸爸一起去动物园或者是植物园,但是爸爸周五晚上接到一个电话,表情严肃地交谈了几句之后,开始犹豫要不要陪她了。
在爸爸犹豫的时候,萌萌感到担忧:
“他不能马上答应我,一定是再犹豫,这一次还是不行么?”
当听到爸爸说“这一次爸爸有工作要做……下一次……”的时候,萌萌心中既失望又委屈。
“在爸爸眼中,永远都是工作最重要”
“他之前也说过‘下一次’的,根本就不算数”
“我再也不会相信他的话了”
“讨厌爸爸” ★
这些缺少父亲陪伴与沟通的女孩被称为“情感饥饿”的孩子。
就拿萌萌来说,如果她需要的仅仅是去了解植物动物的机会,那谁来带她去都可以,甚至找一个生物学家最合适。但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萌萌,她内心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爱的感觉——和爸爸在一起,相互交流,在亲密地接触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种被爱的感觉,是萌萌日后乐观、自信、积极的动力,也是加强一个女孩安全感和归宿感的的重要因素。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赞助商”,而且对女孩性格的影响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女孩的性格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职场人士一定要切记,多挤点时间陪陪女孩。你可以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但是谁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保姆、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记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这是一位职场爸爸在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时发出的感慨。
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好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
所以,父亲为了表示对女孩的关心,可以利用每天午饭时间问女儿的情况,向女儿讲述有关自己的事情。或者睡前去女儿房间与她交谈一段时间。在平时的时候和女儿分享自己童年的生活,在轻松幽默中讲述自己曾经记忆深刻的事情。有时候也可以与女孩一同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感受,赢得她的理解和支持。
▲母亲放手,儿子才能长大
很多妈妈由于对男孩太过于精心照料,使男孩往往会对母亲过度地依赖,逐渐变成了娇软的“奶油小生”。
★小学生强强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同桌小丽昨天打了我的头,还把我的书包扔到教室外面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还有个小男孩居然对妈妈讲:“我一个人过马路害怕,妈妈你每天送我上学好吗?”★
这些本应该是充满着阳刚之气的男孩,怎么会变的如此的胆小怕事呢?
我们不得不把矛头指向那些乐于事事代劳的妈妈,她们处于疼爱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结果换来的是男孩自理能力的下降。
★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哭,男孩子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原来,以往男孩带的鸡蛋都是妈妈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来不及了,妈妈没有帮他剥皮。
东南大学的一位教师说,一些学生考入大学、离开父母后,基本不会独立生活,不能自理自立。一位考上南京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入学一个月便将自己的各种证件、钱物等都丢失了,并且无法处理简单的日常生活。不得已,学校只能要求他的家长前往学校帮助其料理生活。后来这名同学还是感觉生活不适应,只好休学回家。还有的学生将自己换下来的脏衣服打成邮包寄回家,让父母去洗;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均反映适应不了大学生活。★
其实,男孩从小就有独立的愿望,两三岁的孩子常常会对母亲说:“我也能干。”上了学的孩子更常常希望有更多的独立做事的权利。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妈妈太能干了,把本该男孩自己独立做的事情也都一手包办了。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有一位妈妈拿者抹布来帮助儿子做卫生。老师不禁感到纳闷,问这个妈妈:“平时孩子在家做家务吗?”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能让他做家务呢?”
男孩要经历自己独自处事才能长大成人,如果妈妈总是不给男孩机会,他又怎么能有成长的余地呢?这样被妈妈“一手包办”长大的男孩,将来肯定是懒惰与无能的,注定会给家长带来悲哀和失望。
要想把自己的男孩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可以表现的不那么强势,给男孩提供显示本领的机会。母亲的过于能干、刚强,会让男孩失掉施展才华的天地,并慢慢的能力被弱化。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妈妈把男孩当成一个男子汉来培养,他会慢慢变成令妈妈满意的男子汉。如果妈妈总是把男孩当做一个小孩子,即便他已经长到了十几岁甚至是二十几岁,他在心里也会永远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小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适当让男孩受一点苦
★有一次,我国有一位青少年教育专家到华盛顿参加完一个国会的听政会,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母亲和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过马路。那个小孩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走了过去,对小孩说:“汤米站起来!”小孩继续在地上耍赖。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表情越来越严肃:“站起来!”小孩立刻站起来了。母亲把小孩带到路边就开始训斥:“汤米,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子汉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我吗?做事情不能担负自己的责任,还妨碍交通。”3岁的小孩含着眼泪,被妈妈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