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约翰·D·洛克菲勒之父老洛克菲勒:理财教育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大事,不是小事,而且理财教育要趁早。只有学会理财,孩子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每一分钱,也懂得金钱的价值以及金钱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老洛克菲勒正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期理财教育,才造就了孩子过人的商业头脑,成就了美国一代石油大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慈善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著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他以他的名字命名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老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以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著称。
要孩子自己挣钱
老洛克菲勒的家教非常严,他从不轻易给孩子零花钱,所以,约翰·D·洛克菲勒想要有钱花,就必须给父亲做“雇工”。他清晨就到田里干农活,有时也帮母亲去挤牛奶。
约翰·D·洛克菲勒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用于记账,他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入账,然后与父亲结算。他感觉这件事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所以他做得很认真。来之不易的零花钱也教会他怎样精细地算账,如何在“投入”与“产出”中获得利润,给了他一个生意人的头脑。
约翰·D·洛克菲勒7岁那年,有一天他独自到树林里玩耍,正玩得高兴,突然在树丛中发现了一个火鸡窝。他心中一动,想出个了一个奇妙的主意。
于是,他悄悄地藏在火鸡窝的附近,等火鸡暂时离开时,他就跑上前去,抱起一只小火鸡就跑。回到家后,他把小火鸡养在自己的房间里,细心地喂养它。后来,他又抱回了几只小火鸡。
很快,感恩节到了,他就把喂养大了的火鸡,卖给邻村里的农民,把赚到的镍币和银币,都放进了蓝色的储钱盒里,然后,他又把盒子里的硬币,变成了一张张绿色的钞票。他的做法受到父亲的夸奖。
在父亲的影响下,约翰·D·洛克菲勒在12岁时开始,投身于多彩多姿的工商业世界,16岁当簿记员,靠着他从小养成的商业感觉、逻辑分析头脑以及出奇制胜的经营策略,终于成为垄断全美石油业的石油大王,美国十大富豪之一。
后来,约翰·D·洛克菲勒也承袭了这一家风,在自己家里,他也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孩子们靠做家务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角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修复花瓶则能挣1元钱,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钱,第二天还不吃就奖励1角钱,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分钱,惟一的男孩小约翰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角5分钱,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角钱……他为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小家务劳动力感到很得意。
其实,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在美国非常常见。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要自主自立,提倡“要花钱,自己挣”,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自食其力了,他们做生意,出售“商品”挣零花钱。
美国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地、无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而是向自己的孩子有偿提供,他们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做家务的责任,而额外的家务活儿,像那些需要雇人来做的杂务由孩子来完成时,父母就会付给他一笔额外报酬。这笔钱一方面会让孩子学会懂得财务预算;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当然,还会增加他劳动的乐趣。
在父母的帮助下,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攒零花钱,小小年纪就善于理财,为将来立足于经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财富观基础。
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时,要求非常“刻薄”。在日本,很多中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照顾老人,在商店帮忙卖东西等,以此挣零花钱。在英国,根据一份统计,全英国大约有50万送报童。中学生打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父母都很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零花钱,父母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方面可以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在加拿大,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绝大多数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所以孩子从六七岁起,父母就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送报刊信件、为商店代售小商品等事情,以养成他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来者不拒”,尽全力满足,随便给孩子零花钱,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养成了“大手花钱”的恶习,根本不懂得金钱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长大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作为中国父母,应该学习洛克菲勒家族父亲的作法。
有一位中国妈妈,她的儿子很想参加一个小记者班,她就为儿子交了学费。一天,小记者班将要到户外进行采访拍摄活动,儿子兴致勃勃地向妈妈索要活动费,可是这位妈妈却很郑重地告诉儿子:“要去参加活动可以呀,不过费用要自理!”
儿子一听就傻眼了,“我的压岁钱早就用光了呀!”于是,这位妈妈就开始诱导他:“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干家务活了。要不这样,从今天起,你负责饭后洗碗,每次的报酬为1元钱,怎么样?”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也就很快地“挣”到了活动费。
父母应该给孩子划定出他在家庭里的义务,哪些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哪些他可以做的有偿劳动。例如:洗碗、扫地、叠被子等类似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自己完成,这是他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帮父母洗车、购物、搬运物品等不是孩子经常做的,但他做了能帮助父母减轻劳动时,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报酬来体现他劳动的价值。
教子点睛:
其实,家庭教育有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他的自立意识。
合理支配零用钱
让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钱,这也是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平衡收支,也就是学会解决收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列出零花钱的用途,这是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在零花钱的使用上,老洛克菲勒主张完全让孩子自主安排,有一次他问洛克菲勒:“孩子,你的储钱盒里大概存了不少钱了吧?”他望着这个满脑子生意经的儿子喜不自禁。
约翰·D·洛克菲勒满脸骄傲地说:“我贷了50元给附近的农民。”“噢,你攒了50元啊!”老洛克菲勒惊讶中难以掩饰他高兴的神情。
约翰·D·洛克菲勒得意地说:“是的,利息7.5%,到明年就能拿到3元7角5分的利息。”
在西方国家,零花钱大多数由孩子自己支配,父母虽然会严格控制孩子零花钱的数额,但是一旦给出就不会对零花钱的使用过多干涉,而是让孩子自主地安排零花钱,父母视之为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途径。不过,相比来说,西方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更懂得怎样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为了孩子的将来,中国的父母应该以老洛克菲勒为师,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让他懂得手里有钱之后怎样精明地理财。对孩子来说,这一课非常重要。那么,父母怎样让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呢?
1. 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要孩子学会理财,首先就要孩子学会存钱,即养成储蓄的习惯。储蓄是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养成储蓄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节俭精神的最好办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学会储蓄罐存钱。当孩子年龄大的时候,就要在银行给他开设理财账户。目前,各大银行纷纷推出让孩子理财的金融工具,让孩子通过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账户操作使用,来帮助他了解金融知识,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2. 帮孩子制定支出计划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自然具备一些支配金钱的能力。但是,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必要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合理的支出计划来帮他科学合理地使用金钱。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定支出计划,然后帮孩子修改,在修改的同时,告诉他什么样的消费是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要教会孩子尽量避免不合理支出。这样慢慢培养孩子合理支出钱财的能力。通过指导和监督,孩子自然就会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就能够有所节制地花钱。
要教会孩子怎样辨别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比如,在孩子买东西之前让他必须想清楚要买的东西是否真正需要,可以让孩子在心里问自己:“这个东西我需要多久?”“如果不买的话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形?”“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做替代?”……这些问题可以帮孩子有效辨别支出是否合理。
3. 让孩子买保险理财产品
让孩子的压岁钱变成保险费也是一种不错的合理支出,这样既可以不让孩子乱花钱,又给了孩子一份保障,同时也让孩子对保险有了一定的认识。要知道,保险也是理财的一种重要方式。
4. 捐助希望工程或慈善事业
希望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不仅使贫困地区千千万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一般而言,社会慈善事业包括两种,一是慈善救济,一是慈善教育。慈善救济就是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而使其生命难以为继而对其衣食住行施以物质的援助,这是对人的身体的救助;慈善教育就是在人的基本生存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为提高其精神、文化的修养及谋生的技能而为其提供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对人的心理的救助。
如果让孩子为希望工程或慈善事业捐款,无疑是为爱心工程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当然,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
教子点睛: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金钱虽是好仆人,有时候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将来成为金钱的好主人,就应该从训练孩子合理支配零花钱开始。
理财教育要趁早
老洛克菲勒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越早具备理财的观念,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父母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将成为孩子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尽管今天并不是老洛克菲勒所处的时代,但对孩子的理财的教育是相通的。
所以,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一定要趁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发言时曾指出,在早期教会孩子个人理财方面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要改善中小学的财经教育,帮助年轻人不至于做出错误的财务决定。他认为,财务素养应当成为改进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理财专家也指出,对孩子的精力投入比金钱投入更重要,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理财技能。所以,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财商,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美国人就特别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在美国,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从3岁开始,理财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父母不是一味将孩子关在童话世界里,而是从教孩子认识钞票的面值开始,给孩子传授“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在英国,政府在小学就开始设置理财教育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设不同程度的理财教育内容,以此教会孩子从小就正确地对待金钱和使用金钱,并学会初步的理财知识。日本也已开始在学校制定理财教育计划,甚至把理财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
遗憾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理财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中小学尚未开设独立、系统的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所以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只能靠父母自己。教孩子认识金钱,对金钱负责,以及合理地使用钱和做出基本的“财政决定”,是每一位父母的重大职责。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6~15岁的孩子,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日常零花钱和春节时的压岁钱总额已达到56亿元,数额十分可观。引导孩子合理支配自己掌握的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是许多父母面对的重要教育任务。
但很多父母对孩子用钱基本没什么控制,还片面认为孩子小,两三年内还不需要让孩子理财,当孩子再大一些时,可能就会考虑让他节俭和存钱,现在主要是让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好了什么都有了。可以说,这种观点代表了很多父母的观点。实际上,这是一种理财误解。
在国外,一些孩子会在父母的监督下,每周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8岁以后,就会打工赚钱,两年后开始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时使用。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这些也值得中国父母学习,要让孩子具备理财意识。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了解金钱,了解财富来之不易,并注意引导孩子用好每一分钱。让孩子尽早学会理财。
儿童理财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上小学后,父母应该帮助他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并让孩子进行适当尝试,将压岁钱等存入银行账户。逐渐把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教授给孩子,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能力。
教子点睛:
从约翰·D·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中可知,尽早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这是早期教育的关键之一。父母必须尽早教育孩子端正对金钱的态度,不能让孩子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让他成为金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