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维尼夫雷特之母斯托夫人:自然教育法教子(2)

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一个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的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女儿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女儿也得用同色的蜡笔在她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同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维尼夫雷特刚学会走路,斯托夫人就带着她去散步,并让她注意海水的颜色、树林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为让维尼夫雷特专心地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斯托夫人还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她就问女儿这家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的物品有哪些,并让她在记忆中搜寻这些物品。当然,孩子能说出的物品越多越好。所以,如果女儿记住的物品还没有她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非常有效。

因为一直坚持这样的训练,在维尼夫雷特仅仅5岁时,她就能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把美国有名的军歌《共和国战歌》朗读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这使教授们非常吃惊。

斯托夫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女儿注意事物,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在女儿两岁时,斯托夫人曾带她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她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米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这样的询问使店员大为吃惊,他不相信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

维尼夫雷特的父母还通过鲜活物品教会她各种形容词。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第6周,父亲曾给她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绑到她的手腕子上,于是,气球就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每周又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

通过这个游戏,父亲就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她对这一学习方式表现地非常兴奋。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后,斯托夫人还让女儿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她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婴儿总是爱把手上拿的东西往嘴里放。不过,只要父母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至于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

教子点睛:

新生儿可以把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传来的信息输送到大脑,并通过眼睛、手、腿、表情、声音等作出反应。所以,父母要把握这个时期的教育,从训练五官、培养敏锐的感知入手。比如,训练视力可以悬挂色彩鲜艳的挂饰开始,用播放音乐来锻炼听力,还要经常与新生儿进行交谈,创造一个好的听力和语言训练环境;再通过触摸一些实物让他体验到冷、热、硬、软等不同感觉;还可以给他做一些被动体操锻炼他的运动能力。这些训练对新生儿的成长都极为有利,父母不妨一试。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生在世,自己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报答。斯托夫人认为,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就是按着这一原则教育维尼夫雷特的:

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时,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的东西。我会告诉她,这是因为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奖赏给你的。如果她做了坏事,第二天早上起来,枕头边就没有这些东西。这时我就告诉她,因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没有来。

她脱下衣服,自己不收拾时,就让它一直放到第二天,我也不收拾,并且决不拿出新衣服给她穿。如果她晚上把发带折叠好,“仙女”就时常给换成新的。如果不好好收拾,就只得戴旧发带。如果她把玩偶丢在床上不收拾好,“仙女”就把它藏起来,使她几天之内不能用这一玩具做游戏。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把一个珍贵的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给咬坏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它拿到母亲这里。斯托夫人抱起她,并说真可怜。但是,她决不说给女儿买新的,还教训女儿说:“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这是多么残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做妈妈的会该有多么心痛呀!”

还有一次,维尼夫雷特要到朋友家去,问母亲可以不可以。母亲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有准点回来,而是过了10分钟才回来。斯托夫人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让她看。孩子知道迟到不对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准备去看她们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戏剧、电影等。母亲让她再看看表,并说:“今天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斯托夫人只对女儿说了句:“这真遗憾!”但并没有采取别的手段。斯托夫人这样做是为了让她知道,母亲说话是算数的,并且都是为她好。

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养成良好的品行,斯托夫人还给女儿绘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张,内容有13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她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就贴上一颗黑星。每星期六就数一下,如果金星多的话,下星期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发带、鲜果等;如果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物品了。

在星期六统计之后,斯托夫人也不准女儿将这个品行表扔掉,她认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女儿下决心,在下星期消灭黑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出类拔萃,智商只占20%的决定因素,其余的80%来自各种其他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因素,就是一个人的情商。如果犯了错误,总是找外界环境的原因,其实是情感智商低下的表现。不难想象,如果任其发展,将来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孩子将会束手无策,最后将会一事无成。

教子点睛: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无缺的,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是否能让他深刻地理解,做任何事他都必须对自己负责呢?父母必须让孩子了解,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保护者。所以不论孩子做了什么事,他都必须对自己负责。从小开始父母就要锻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孩子应该必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当然,这类活动应该是有益的、愉快的。维尼夫雷特曾经是“少年慰问团”的会员,这个组织的目的是把手工制的玩具和花束等送给有病的孩子。另外,她还担任“美国少年和平同盟”会长的职务。不久,又参加并组成了“争取匹兹堡少年平等参政同盟”。

维尼夫雷特担任会长的“美国少年和平同盟”是为了增进各国少年之间的友谊,克服各国人民之间的种族偏见,促进世界的和平。该会会员有学习世界语并同一位以上的外国少年通信的义务。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相互朗读外国小朋友的来信。

此外,每次会议他们都用幻灯片介绍外国的风俗和风景。同时,会员还和外国的少年交换带着图画的明信片、邮票、压花之类的各种珍贵礼物。维尼夫雷特的这类礼物特别多,堆积如山,这是她和世界各国的孩子们交换而来的。其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一位中国少年用5000句世界语写的中国历史,这是在一张很大的漂亮的宣纸上写就的。

在当时的美国,也有许多关于中国和日本历史的书,但大多数是美国人在中国和日本逗留三四个月后写成的。通过这类历史书,孩子们并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和日本。这位中国少年的礼物,让维尼夫雷特了解到了更为真实的中国历史。

“美国少年和平同盟”的会员还从事世界语的宣传活动。一次,维尼夫雷特接触到了一个因下肢残废而厌世的少年,为了帮助他,她就教他学习世界语。这个孩子很快便活泼起来,还用世界语同各国少年通信,并同这些外国朋友交换图画、明信片、植物标本等各种礼物。自那以后,这个少年每天都在忙碌着,一会儿整理这些物品,一会儿写信,过着非常充实的生活。

5岁时,维尼夫雷特还花了很大心血将一些有趣的儿歌译成了世界语。因为她想:这些儿歌非常有趣,把它们译成世界语,世界上的许多孩子都会高兴的。这些儿歌不久由北美世界语协会出版成书。在她的努力和感召下,又产生了许多世界语的赞同者。斯坦福大学的加勒德博士曾对这本书予以非常高的评价:“这本歌集,只有语言学家兼诗人才能译得这样好。然而,听说译者是个仅仅5岁的小女孩,真令人震惊!”

后来,维尼夫雷特成了匹兹堡最有名的年轻教师,她教的那个班是5岁到14岁的少年。她们用卡耐基研究所的教员室作为教室,教学方法大都是利用游戏和唱歌,有时还到博物馆去进行实物教学。她在这个班教世界语时,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就是把世界语的文章用极常见的、谁都熟悉的歌曲的旋律谱成歌曲让学生唱。

斯托夫人也曾把这一方法运用于匹兹堡大学的教学中,效果也非常不错。同时,维尼夫雷特还用自编的世界语教科书来教这个班学生,这本教科书经过了她的仔细推敲,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教子点睛: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住、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的表现。家庭是孩子学习“为人处事”的第一课堂。父母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待人接物的举止风度,如以友好和礼貌的方式打招呼,以热情大方的姿态对待别人的求助等,这些都会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