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微笑是心灵结出的最美丽的花——快乐学习习惯的培养(1)

习惯1.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好习惯

兴趣,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令孩子的学习从自发走向自觉。

陈宇华,1972年生,原籍中国,1978~1984年就读于长沙市48所子弟小学。1984~1990年随父母由湖南到福建厦门就读厦门一中。1990年以厦门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0~199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2年以当年大陆惟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1992~1995年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95~1997年就职于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1998年就职于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香港亚太区总部。1999年就职于默多克新闻集团北京分公司。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陈宇华小时候也并不是特别爱好学习,陈宇华的父母后来回忆说。大家都夸宇华聪明,父母倒觉得,小时候她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无论从智力上,还是对学习的兴趣上。

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在宇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买了许多的书,像什么《唐诗300首》,《幼儿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有空闲的时候,就给她灌输,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大的兴趣。往往是父母一边讲,他一边玩,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根本不感兴趣。“宇华,给爸爸背背昨天教你的那首诗,好吗?”“……”宇华摆弄着玩具。“鹅,鹅,鹅……”爸爸提醒道。“……”宇华还是不理,把玩具举起来,突然说:“爸爸,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父母也没办法。看看人家小孩,说:“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小家伙就摇头晃脑地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父母听着,十分羡慕。宇华连“鹅鹅鹅”都不会背。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办,甚至有时候想,这孩子是不是有点笨呀?

那时候,他邻居家有个小孩,就是爱玩,学习成绩非常差。虽然管得特别严,但成绩一直就是上不去。她的父母气极了,就逼她学习,结果逼也不行,照样地玩,就打她,谁知道打也不行,那小孩还挺倔,一边嚎叫,一边一个劲地喊:“我就不爱学!我就不爱学!打死我我也不学!”听了这小孩的话,不光她爸妈生气,宇华的父母也生气:现在这些小孩,到底想干什么?学习条件这么好,还不爱学,他们爱什么!

宇华倒是挺喜欢小汽车的,整天拿着个小汽车摆弄,可这有什么用?“爸爸,汽车为什么4个轮子?”一天,宇华举着小汽车问。“4个轮子才稳当呀。”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随口说道。“那,三轮车为什么是3个轮子?”“……有3个轮子,也就稳当了……”爸爸有些不耐烦,因为他正在看一条重要新闻。“那,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爸爸放下了报纸,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地看着宇华,宇华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女对视了一分钟,爸爸才缓过神来。

从宇华乌黑但充满了疑问的大眼睛里,爸爸像是看到了什么!“这不就是几何的几个基本原理么?”爸爸的脑子里像有个小火花跳跃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小的疑问而已,但正因为是实际的,不是比教学上的理论更鲜明、更活泼吗!爸爸知道该如何做了,像是大梦初醒一般!“好孩子,”爸爸一把把宇华扯到怀里。“来,爸爸给你讲!”爸爸就用最浅显的话,认认真真地给宇华讲着。令爸爸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次宇华竟然一动不动,昂着脑袋,老老实实地听着爸爸的话,既不乱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了。调皮、不爱学习、不会背“鹅鹅鹅”的宇华,现在多么像一个好学生啊!

这件事情给父母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听这句话,父母还不太相信,兴趣?她根本不去学习,哪里来的兴趣?她哪里知道学习的兴趣?难道,只是吃啊,玩啊这些兴趣?现在,父母明白了,兴趣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课堂上,更多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从此,父母也开始发现,宇华原来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她老是在不停的提问。“爸爸,为什么天是蓝的?”“妈妈,为什么海水也是蓝的?”“为什么喝的水,洗脸的水,却没有颜色?”以前,父母会觉得烦,总是要么胡乱说说,要么搪塞不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的东西父母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呢?看来得好好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了。后来,父母就把一切地方,都当作了宇华的大教室。

就这样,父母认真地对待宇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补习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宇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地回答,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让孩子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对未知的探索、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我们旅游爬山一样,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远,从而充满着获得知识的愉快。当孩子尝到这种乐趣之后,即使管得严些,孩子也容易接受了,因为孩子从中感到了快乐。

2.让孩子从努力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学习是一个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尝不到一点收获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因此,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我们都应看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哪怕是一句“今天很不错”的话。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己激励自己再下苦功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要帮助孩子在奋斗中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带孩子登山,我们总会常常指着前面某一处说,加把劲爬到那里歇一会儿。每次作业,每次考试,每次寒暑假,父母都应该帮助孩子定出应完成并且努力后能完成的目标来。如今天作业争取8点前做完,这次考试力争平均分数达到80分,比上次高2分等。让孩子学习有目标,有奔头,这样不仅让孩子从目标完成上感到的压力而转为动力,更能让孩子从努力超前或超质量完成目标中常常体验到成功,为以后攀登更高的人生目标打好基础。不过在目标设置中一要防止要求过高,孩子努力了也完不成,他又何必去努力呢;二是不能随意在孩子已完成目标后再加码,让孩子感到我努力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作业在等着我,与其如此,不如慢慢做。

4.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的实践,可以使孩子切身感受到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如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鼓励孩子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多做数学趣味题,就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习惯2.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婆。”

吴静贤,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子,从北京大学毕业,拿到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这与她的父母从小培养其勤奋学习的习惯分不开的。

吴静贤是一个勤奋的女孩。她看不起那些守株待兔,凡事总想不劳而获的人。她信奉一条原则:99%的汗水加1%的天分才会成功。小时候,父母就用“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来教育她。上高中后,她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静贤上学时每节课都上得心惊胆战的,总怕老师叫自己回答问题,要是自己回答不上来,挨一顿骂可是太丢人了。

于是,静贤和同学们就都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着,像一头头勤奋的牛,没有思想。惟一的特点就是整天忙忙碌碌,晚上回想一天的收获时,却发现是一片空白。

静贤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早晨5点多起床,要在6点半之前赶到学校上早自习。早上的一、二节课,都是在半睡眠的状态中度过的,为了不被老师呵斥,提心吊胆,书挡脸,手托腮地小睡一二分钟是她最惬意的时候。

中午赶回家吃饭,吃饭后不敢睡午觉,总怕晚上写不完作业而一定要在中午抓紧时间。每堂课都在不停地记笔记。记得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时候,除了死记硬背和见过的题目之外,一律不会做。“如果照此下去,自己不但考不上大学,很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爸爸妈妈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如果考不上大学,他们该是多么难受啊!我一定要摆脱这种被动的状态,制定一套自己学习的方案。”

静贤下定了决心。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早晨5:30起床、洗漱、吃早饭

6:30早读,然后按学校安排上课,课间要到室外去散散步

12:00午饭、午觉

下午1:30起床、上学

2:00上课

晚上5:30放学后跑步20分钟回家

6:10~7:00预习英语(要记住新单词和读熟课文)

7:00吃晚饭

7:30自学数学和其他科目(其中,一定要注意查清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

9:00复习前一天学习的知识

注:每周末,要总结一次各科知识点,并把自己做错的题目记在一个本子上,并且一定要注明当时做错了的原因。

逐渐地,这套学习计划成了静贤的习惯。这期间,静贤经常为了理解自己没有弄懂的知识点而又一定坚持自己的时间计划,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老师的批评在所难免。

后来,静贤常常在老师讲例题时作一些补充,把同学们惊得目瞪口呆。终于,在期终考试中,静贤名列全校第一名。当同学们以特殊的眼光看静贤时,静贤却认为自己不过是走了运,而且是走了大运才考到第一名。

然而,班主任却没有忽视静贤在学习中的明显进步。他仔细研究了静贤的试卷,发现静贤解题的许多方法都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他问静贤平时是如何学习的,静贤就告诉了她自己的学习方法。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习惯呢?我们的建议是:

1.培养孩子的耐心。可以让孩子长久地做某一件事,以此锻炼孩子的耐力。

2.教育孩子有责任感。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要有明确目标,力争今日事今日毕,不要等明天。

3.珍惜时间的观念。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对父母也许有用:

①制定一个时间表,在家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上学,什么时间放学回来,什么时间休息、睡觉,复习功课用多长时间等等,要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忙而不乱。要教育孩子认真遵守,持之以恒。

②时间安排要有张有弛。不要把时间全部都安排在学习上,连星期天也不准许玩。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安排玩耍的时间,以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③要充分利用最佳时间。儿童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比起成人来,容易疲劳。他们记忆力好,但不宜进行过长时间的学习。一天最佳的学习时间,是在上午9~11点,下午3:30~5:30,但在中午应让孩子有2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

④晚上做作业,复习功课,但不宜时间过长。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入睡。

⑤要及时检查对时间的使用。有了一个时间表,可以使孩子学习、生活有秩序地进行,但要注意及时检查。

习惯3.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只有聚其精,会其神,才能其专心,致其志。

比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加之家庭的引导和培养,使其长大后能长期痴迷于计算机。孩子好奇心强,可能对许多事物都有兴趣,但往往很难专注于某事,浅尝辄止,结果一事无成。有的父母也存在浮躁心理,喜欢攀比,见别人的孩子学啥,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学,恨不得天下所有的知识都要孩子知晓,所有的技能、特长都要孩子掌握。这只会造成孩子看起来什么都会,却无一技之长。孩子可能对很多事都有兴趣,但往往很难能够专注于某事——未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永远只能在目标的外围徘徊,很难达到非常高成就。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曾有过类似的笑话。据他的女儿回忆,有一天,时间已很晚了,李四光还没有回家。女儿来叫他回家吃饭,谁知他却一边专心地工作,一边亲切地说:“小姑娘,这么晚了还不回家,你妈妈不着急吗?”等到女儿再次喊“爸爸,妈妈让你回家吃晚饭了”时,他抬头,不由地笑了,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宝贝女儿。

我们也都听说过,我国大数学家陈景润一边走路,一边想他的数学问题,不知不觉中和什么东西撞上了,他连声说对不起,却没听到对方反应,抬头一看,原来是棵大树。

为什么这些大科学家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他们一心想着自己热爱的科学上的问题,对他们所思考的科学问题反应清晰,对于这些问题之外的事情一点也没考虑,没有在意。这就是他们闹笑话的原因。

只有聚其精,会其神,孩子才能取得成功。而孩子能否集中精力则与父母的教育、教养的态度和方法分不开的。正所谓成功孩子的背后总会站着伟大的父母。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第一步就要注意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要不然,其他的训练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而无功。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培养孩子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对任何一种劳动,尤其是脑力劳动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儿童,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完成得比较好,效率高。那些作业马虎、粗枝大叶的孩子主要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没能仔细地看准习题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而且,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2.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柜子最好上锁,免得他随时都可能打开,在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去清理抽屉;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如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张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也不应置镜子,这会使她有时间顾影“自美”或“自怜”。更不能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3.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边“站岗”,这不是长久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长期如此,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情绪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平和、安宁、温馨的学习环境。声音嘈杂的环境,杂乱无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着孩子注意力。同时,父母应该了解,能否集中注意力也与孩子的年龄有关。研究表明,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5~10岁孩子是20分钟,10~12岁孩子是25分钟,12岁以上孩子是30分钟。所以,如果想让10岁的孩子60分钟坐在那里去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