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世无完人
十一月初,王璇回到汴京,他的身份仍然是权知威虏军军州事,在前往都堂述职之后,回到府上等待宣召。
他回来时专门订购河北定州上等缂丝、暗花牡丹花纱各三十匹,绢帛原价一匹700—900文,战后经济破坏不小,六十匹绢帛整整花了他近百贯钱。
家里的几个照料事务的席家姐妹、王保、兰娘子等一人一匹,算是对他们格尽职守的感谢,其它的都奉送朝廷大臣。
回京官吏礼尚往来,东西不轻不重,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御史也懒的多问,以免自己外放回京后,不得已而为之被抓住诟病。
把孩子们安排好后,趁着时机,他去了王旦府上,先给管事的,又赠绢帛于婶母、王雍、王霞等亲属,就算是晚辈聊表敬意。
王霞自是眉开眼笑,来府上亲昵拉着王璇唠嗑,一点也没顾忌,引的王雍说直翻白眼。
“十三姐,你也矜持一点。”
“七哥这是嫉妒,可惜没长一张好嘴。”
王雍一阵无语,只好道:“苏家已来提亲,莫要在大大咧咧,传出去让人笑话。”
王璇一怔,二姐早就出嫁给韩亿,远在蜀地随夫,如今十三姐也要嫁人了!心中平添几分伤感。
按照王旦如今的俸禄,每月足够买百匹绢帛,但心情却不一样,王璇作为过来人,对人情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他也明白,在自己遭受非议的时候,冒然去见王旦,便少了几分回旋余地。左右思量之后,在带上五匹定州缂丝锦缎后,去了知开封府寇准府上。
这段时间,寇准心情显然很好,当王璇前往他府上拜会,竟然亲自来到客厅外相迎,这个举动足以令王璇不知所措,毕竟老寇是王旦的同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后生晚辈。
“世叔亲自出迎,真是折杀小侄。”王璇当然不是惶恐不安,连连作揖是为谦恭,让颇为自傲的寇准舒坦。
“贤侄莫要多礼,来、来,咱们进去说话。”寇准面色和蔼,温声招呼王璇,态度非常热情,令仆人也为之愕然,家主对人和颜悦色可不多见,更何况是一个后生晚辈。
王璇在错愕之后,自坦然处之,他明白寇准所想。
五匹绢帛,礼物不重不轻,恰当好处,寇准应不会拒绝晚辈孝敬。
果然,寇准虽婉绝,但这点礼物却是晚辈的孝敬,作为长辈不收,有些说不过去,最终不再坚持,温声笑纳。
待二人分了主宾坐下上茶后,闲谈客套几句之后,寇准才慢悠悠地道:“贤侄蒙天子钦赐出身、不到两年已是牧守大臣,有威虏军战败普贤奴之功,此次回京却不知作何打算?”
标准的揣着明白装糊涂,王璇从寇准的话音中听出一抹异样的味道,什么天子钦赐出身,这不就是说他没有过正榜嘛!
心中有些不悦。转念一想,寇准话中有长辈对后生的关怀之心,既然有这份心思,他不能承下这份好意。
当下,淡淡地笑道:“小侄向来是游手好闲惯了,天马行空、耐不住寂寞,却蒙官家恩宠出任地方,适逢仓促决战,不顾朝廷方略,任意行事,如今正是戴罪之身。”
“贤侄虽不尊上意,本意却是公忠体国,想来官家必有体察。”寇准也拿捏不住形势,毕竟他已不在中枢,很多事情不好把握,只是对王璇那一点好感,才提醒一下。
王璇心中一动,他本意是争取更多的老臣支持,在确定寇准至少并不厌恶他之后,心中有了计较,笑道:“世叔说的是,不过小侄的确孟浪,让诸位贤大夫见笑了。”
他不咸不淡地点出自己的忧虑,也隐晦地抛出自己的目的,他知道寇准能够明白,就看怎样接招了。
寇准若有所思地看了看王璇,脸色怡然淡定,仿佛王璇之言和他全然没有关系一样。
王璇心中犯了嘀咕,拿捏不住寇准想法,不过他已经说出,怎样去考虑那是寇准的事情,自己却不能不付出些代价。
虽然寇准有名相之称,但那都是其疾言厉色,连太宗皇帝也不鸟的主,最大的功绩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上次,人家能赞赏甚至支持他的方略,不过是从国家边事考虑,一旦要涉及政治,那个就不好说了。
这老西——哦!寇准是华州下卦人,正儿八经的陕西汉子,并不是山西的土财主。他心中闪出一抹恶意,反正电视上就叫寇老西,索性私下里就喊了。
细细想想,自从这老西把太宗皇帝的心伤了,一直游离权力中枢之外,,回来担任知开封府不太久,肯定眼瞄着都堂的位置。
要是这还不算弱点,那生活奢华绝对是空子。
朝廷内、士林中,对寇老西前几年在地方花天酒地的生活,风传的很厉害,似乎有很多人颇有微词。
邓州,端地繁华的好地方,京西大郡,一马平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少不了好山好水、美酒佳人。
寇准地方上很少过问政务,内衙门庭文人雅士络绎不绝,花天酒地、夜夜笙歌。
甚至邀请一群士人在诺大的厅堂内,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柘枝舞,整个衙门都点满了蜡烛,如同白昼一般。
虽然士林颇有微词,御史也弹劾过几回,但对于寇准来说不过是隔靴挠痒,他在太宗朝担任过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最牛叉的三十来岁干了参知政事啊!
京西路都转运使都管不了他,不要说寇老西是老资格了,转运使也不可能管别人的私生活。
通判有制衡、监察知州的责任,历来通判和知州不和,寇准少问政务,整天花天酒地。通判大人偷偷地乐还来不及,怎能去管这鸟事,巴不得寇准多留几天。
孟州的通判却很郁闷,寇准在邓、同二州之间,担任了几个月的孟州知州,很短暂。
王璇想起同僚玩笑话,去年赵恒召寇准赴行在大名,就有大用的意思,结果翰林学士杨徽之在临终前极力反对。
杨徽之也是位狠人,直接挑明寇准当年的的枢密副使来路就不对,借天旱利用攻击王淮把参知政事王沔给卖了。
你弹劾归弹劾,利用弹劾搞倒别人,自己升官,那就纯属投机取巧,迎逢皇帝,太不仗义了。抓住寇准的弱点,直接从根子上全盘否定寇准的人品。
想通了这一层,王璇心中已有计较,名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完人,至少他还没发现世间有完人的存在。
一句话,寇准绝非善鸟,但他就怕寇准是完美的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