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古老城邦的绚丽花园(2)
在一次狄奥尼修斯赛会上,全城的人们都紧张的观看着比赛。优美的诗句和智慧的辩词在雅典城的上空交织成一组美妙的音乐,全城的人都如痴如醉。
柏拉图也准备了自己的诗歌和悲剧,并且他踌躇满志的想:自己的作品这么优秀,一定会获奖的。就在这个时候,人群里爆发了巨大的欢呼声,一个名为“苏格拉底”的智者被大家拥护着走上了讲台。人们不断的呼喊着他的名字。
柏拉图被这个人吸引了。苏格拉底衣着邋遢,容貌也更是邋遢。这就是苏格拉底?这就是雅典城最有智慧也最有教养的人?柏拉图被震撼了。然而,直到苏格拉底朴实而睿智的声音马上就深深的吸引了柏拉图。柏拉图不禁想:这才是人民最需要的声音啊!我那些悲剧和诗歌又算的了什么?
柏拉图改变了主意,他把自己的手稿全部烧毁,面对熊熊烈火,他不断的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柏拉图现在多么需要你。柏拉图现在多么需要你!”
果然,柏拉图成为了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学生。
哲学感悟:不以貌取人,这正反映了柏拉图的哲学观:人不能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还要在头脑形成的观念世界中追求理想。
【2】 柏拉图的感慨
柏拉图20岁的时候,因为他对苏格拉底的崇拜和敬仰,而毅然放弃了文学,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
苏格拉底热情的拥抱了他,并开始了他们的师生关系。他们整整相处了8年。后来柏拉图还曾经得意的写到:“我感谢上帝,是他使我生活在了苏格拉底的时代,使我做了苏格拉底的学生。”
哲学感悟:尊敬并爱戴我们的师长,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智慧,和洞察世界、了解真理的眼睛。
【3】 柏拉图的高傲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有着高贵的门第,可以上溯到著名政治家梭伦。担任过三十主之首的克里底亚是柏拉图的舅舅。而柏拉图也曾在他舅舅的政权里担任过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可以说,以他的出身门第和背景,想要爬上高位是很容易的。
但是当克里底亚辱骂苏格拉底时,柏拉图跟他的舅舅闹翻了。从此以后,柏拉图再也没有做过官,他像中国的孔子一样到处周游,去希腊各地和其他民族寻求智慧。
哲学感悟: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应该维护的东西和应该尊重的人,这显然是为高尚的人所不齿的。即使将蒙受损失,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的人,是高尚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4】 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著名的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当初创办了著名学院,并且免费收徒,吸引了大量有才华的的青年学者,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
虽然,柏拉图认为办学的宗旨是培养有哲学头脑的优秀政治人才,造就能够胜任治国重任的哲学人才;但同时,他深信:从事数学研究能够锻炼思维,这是哲学家和将治理“理想国”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所以,学院具体开设四门主课:数学、天文、音乐、哲学。
而柏拉图还在学院的大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柏拉图甚至想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曾经说过:“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依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不必去管天上的星界”。
哲学感悟:哲学家就是爱好智慧的人,但并非每个有求知欲的人都能成为哲学家,我们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其资质。
【5】 柏拉图的比喻
著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育他们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要生活在头脑形成的观念世界中。他说:“划在沙滩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但三角形的概念,却不受时空限制的保留了下来。”
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他在著名的《理想国》中用了一个著名的比喻来解释自己的看法:
洞穴中有一群囚犯,他们的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洞口。他们的前面是一堵白色的墙壁,身后是一堆火。他们看到了白色墙壁上的自己和自己身后到火堆之间的事物的影子,但看不到其他东西。于是,这些囚犯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
后来,一名囚犯挣脱了枷锁,摸索出洞穴,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便返回洞中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并想指点他们光明的道路。
然而,对于没有挣脱枷锁的囚犯们来说,此人似乎比他逃走前更加愚蠢,他们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外,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东西了。
哲学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可以抹去,但其在人脑中形成的观念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而保留了下来。这正是柏拉图形而上学观点的反映。
第四、永生的智慧与法门
本节导读:逻辑与推理,观察与经验,以内在的本能意志为动力,以自我发展的愿望为主题,这将构成哲学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1】 柏拉图的小驹
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柏拉图盛名远播的时候。但谁也没有想到,17年后,亚里士多德会成为柏拉图最优秀也是最叛逆的学生。
在接接触了柏拉图的思想后,亚里士多德曾经感慨的说:“我就像是一个农民啊!我要放弃自己的农场和葡萄园,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柏拉图,用柏拉图的思想来耕种、培育它!”17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离开了他的家乡,去拜访柏拉图,并拜他为老师。
柏拉图十分喜欢这个头脑清晰,思维敏锐、擅长谈吐,并且喜欢争胜的家伙。于是便十分用心的去培育他。
等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成熟以后,亚里士多德却与柏拉图产生了很多的争执。柏拉图认为别人的书是不值得看的,而亚里士多德却主张多看精彩的著作。他还经常把读过的精髓的思想摘录下来,按专题分类编辑在一起。而这在柏拉图眼力是十分蔑视的。
于是亚里士多德就经常指责自己的老师,批判他的错误。而柏拉图也就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驹”,意思是吃足了奶就会踢他的母亲。
哲学感悟:对真理和知识应当保有严谨的态度,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不能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放弃对自己的想法的坚持。
【2】 区别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众多的科学领域中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有一次,有人问他:“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哲学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舍本逐末,忘记自己的责任,却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琐事上
【3】 马其顿人的悲哀
著名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也是最早讲授世界历史的教授之一,但他也知道收买人心。所以他的学校受青睐的程度,没有几年就超过了柏拉图的学园。
他所以离开了雅典,并不是因为他得罪了那里的居民,而是人们在亚历山大死后突然想起,亚里士多德原来是他们痛恨的马其顿人。
哲学感悟:智者有国界,而智慧却无国界。
【4】 亚里士多德和他的三段论
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的雅典城郊外,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总是跟随着十多个青年,他们或是自由地漫步在花园中亲切的交谈,或是闲散的坐在一起热烈的讨论。
这就是著名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的吕克昂学院的高级班的学生们上课的的情景。
一位学生谦恭的对他说:“老师,您再给讲讲‘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吧。”
亚里士多德捋了捋飘逸的胡须,缓缓的说道:“我们希腊人不是有一个很有趣的谚语吗: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的钱一定在你的口袋里。这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啊!”
哲学感悟:很多复杂的道理归根结底却都是很简单的,就像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看上去并不烦琐,但道理却蕴涵其中。
【5】 智慧不会随柏拉图死去
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致,又在柏拉图的影响下对哲学产生了兴趣。
亚里士多德在学术上一点也不唯唯诺诺,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更不会崇拜权威。柏拉图大谈玄理,亚里士多德便在思想上与老师产生了分歧。尽管亚里士多德很尊敬柏拉图,但很多问题上,他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在学院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自己的老师柏拉图辩论,有时候,亚里士多德甚至会把老师问的哑口无言。他反对柏拉图把每个同龄人都称做兄弟姐妹,把每一位年长者都称为父亲母亲的观点,他说:“做某个人的真正的表兄,而不是按柏拉图的方式给人家当儿子,岂不是更好!”
在柏拉图到了晚年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甚至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死去。”
哲学感悟:智慧不会随任何人死去。没有任何人的知识是完全正确的,真正的智者会大胆进行置疑,无论是权威还是自己的老师。
【6】 亚里士多德之死
据第欧根尼记录,晚年的亚里士多德遭到了大祭师欧里麦顿的指控,指控他所教所倡一无是处。亚里士多德面临陪审团公审局面,他深知,这伙暴民远比处死苏格拉底的那一伙还要凶恶狂暴,于是他明智的离开了雅典,声称绝不给此城第二次扼杀哲学的犯罪机会。他离开雅典并非是出于怯懦,在当时,受到指控的人有权选择自我放逐。
亚里士多德到了哈尔基斯后病倒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彻底绝望了,他喝下了毒胡萝卜汁,自杀身死。
哲学感悟:思想是高贵的,可以任人诋毁,却终究不会失去自尊。
【7】 德摩西尼的故事
古希腊的著名学者德摩西尼是一个天生声音微弱、吐字不清又气喘的人,而且怎么也发不清“R”这个字母。
据说他为了克服自己口齿不清的缺憾,便经常把石子含在口里说话;还站在海滩上,向着大海呐喊;有时一边往山顶跑,一边背诵,练习一口气念好几行字;有时站在镜子前演讲,以纠正自己的姿势;他甚至专门挖了一个地洞,把自己关在地洞里练习演讲,为了以防止自己外出影响练习,他甚至把自己的头发剃掉半边……
后来德摩西尼成了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
哲学感悟:弱点可以成为你一生中最大的激励因素,也可能成为你消沉胆怯的原因。克服弱点的最好方法,是以行动来藐视其存在。
【8】 被野狗吃掉的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生于爱奥尼亚海边的希腊小城爱菲斯。他是一个彻底的藐视人的人,他甚至曾经说过:“人都是坏的。”赫拉克利特引以自豪的是,从未作过导师,也从未有过弟子。他惟一的一本书《论自然》,是用咒语的形式写成的,普通人根本无法看懂,就连苏格拉底都承认,没有读懂其全部。
作为藐视人的赫拉克利特没有朋友。他在晚年又隐居起来,只靠野菜和水维持生命,不和任何人往来。
赫拉克利特身边没有女人,平日也完全避免和女人接触,在他的作品中也只是提到,女人始终处于和男人的斗争之中。
赫拉克利特享年60岁,患水肿病去世。他把自己埋在牛粪中,企图通过牛粪的热度驱散水肿,但却无力回天。据说他最终没有从牛粪中出来,而被周围流浪的野狗吃掉
哲学感悟:许多伟大的人物,其命运却十分黯淡凄凉,与他们的辉煌事迹形成了鲜明对比。
【9】 对出色者的特殊待遇
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出生在古希腊人的殖民地--爱菲索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本是祭司王的王族继承人,但是他却把这个权利让给了兄弟,自己固守着心灵的伟大,高傲的拒绝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赫拉克利特似乎是远离人群的。他与家乡人的关系并不融洽:他们轻视他,也更深刻的为他所轻蔑。高贵的精神之所以产生轻蔑,是由于他对家乡人的观念和日常生活中违背真理有着深切的厌恶。
更重要的是,城邦驱逐了他的朋友--那是他的家乡最杰出的人物--赫尔谟多罗,他们给出了这样的理由:“我们当中不应该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有的话,就让他到别处去与别人为伍吧!”赫拉克利特气愤的说:“爱菲索人中一切成年人都应该绞死,城邦就交给那些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去管理。”
哲学感悟: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尊敬,并得到重用。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比我们出色而讨厌、嫉妒、甚至冷落他们。要知道,嫉妒是人性中最可耻的思想。
【10】 赫拉克利特的荣耀
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由他开始,哲学家们才从公共事物中引身撤退,和国家利益彻底脱离。
后来,爱菲索城发行了一种雕有赫拉克利特头像的钱币,算是赐予他的最高荣誉。
哲学感悟:对他人做出贡献的人,后人一定不会忘怀他。哪怕是过去了很长时间,他和他做的事情,都将被人们牢记,并感激着。
【11】 沉默的哲学
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来到小亚细亚的爱菲丝城邦。城邦里的人民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许多人滔滔不绝,但却没有人敢于揭露事实的真相,说出城邦其实并不缺少必要的粮食,只要限制贵族们的奢侈挥霍就可以了。后来人们看到会场上有一个人一言不发,默默的吃着大麦面,喝着水。与会的市民领会了他沉默的意义,便纷纷离去。这个人就是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哲学感悟:很多时候,沉默胜于雄辩,更胜于大声呼吁。适当的沉默,不但可以很圆满的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
【12】 幽默家的问候
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很多其他的哲学家不同,他不但不悲观,不是一个永恒的抱怨者和悲观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个真正的乐天派。他的爽朗的笑声在希腊是老少皆知的。
但德谟克利特却在知识界却一再树敌,甚至有人嘲笑他说:“德谟克利特出生于盛产白痴的阿布德拉。”
他在人民中很受爱戴。人们不仅欣赏他的幽默感,而且赞叹他的“预言”能力。他有一次问候希波克拉底的女友:“问候你,姑娘!”到了第二天,再见到她时却说:“问候你,夫人!”
确实,这个姑娘在这期间失去了贞洁。
对那个时代的没有欢乐的人,德谟克利特抱以同情,他认为这些人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漫长的死亡”。据说,他死时109岁,如此高龄正是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哲学感悟:乐观是快乐人生的基础,乐观的人往往能发现生活中值得珍惜和高兴的事物。而一个悲观的人,则只能独自享受“漫长的死亡”。
【13】 德谟克利特在雅典
著名的大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的运动概念。可到底怎样才能令人信服的驾驶这变动不居的世界呢?原子论之夫留基波给出了比较完美的答案。
留基波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生物生成的原因。后来德谟克利特将老师的思想发展和加以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了一个理论体系。
德谟克利特曾经有一次来到了雅典,他到了那里之后十分高兴,兴奋不已的和路上的行人交流谈心。竟然发现在这里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自己的鼎鼎大名。德谟克利特感觉惘然所失,以至后来他一回想起这件事情还愤愤不平的说:“我到了雅典!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