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35岁之前,一定要作的11个做事选择 (2)

当然,即便将来的所有情况都是确定的,你还是得做计划。你必须选择完成某一目标的最好方法,使行为更有效率,实现目标更有利。情况一旦确定,并不等于你只有一条路可走,你往往会面临多种选择。比如,你从上海至北京旅游,天气情况无变化,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均无变化,你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呢?坐飞机的时间短,但价格太贵;汽车、火车的速度慢一些,但价格便宜。你是要时间,还是要价格,这些都必须考虑清楚,列入计划。

记住,有计划地做事,你将会充实且有效率地完成目标。

选择变通:此路不通彼路通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时,忽然跌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往上爬了。有人会为蚂蚁的坚持不懈喝彩--这种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这只可怜的蚂蚁只需改变一下自己向上爬的方位,便会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愚公移山的故事自古被奉为“佳话”,传承后代。愚公只是执著地搬运门前的石头,想把大山移走。假如他能变通一下,想办法把家搬出大山,那样要比移山省时省力得多,而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可见,灵活变通是他们所欠缺的。

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善于变通,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易如反掌,难事可变易事;不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四处碰壁,孤立无援,易事也成难事。做事时要学会变通,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成事情。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的衣食。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快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俩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固执,变通行事。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假如我们步行到达一条河边,河水奔腾不息,挡住了我们的道路,而目的地就在对岸,极目能见,但是面前这条河使我们陷入了困境。执著地用双脚渡河,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使我们跌落河中。此时我们需改变自己,由步行改为游泳或乘船,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渡过大河的成功者都是因为懂得变通。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懂得变通的人。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要想顺利成事,获得成功的青睐,还需要深谙做事、做人之道。做人有学问,其中最大的学问就是懂变通。学会了变通,你就能在做事上胜人一筹。

一个人要想做成自己的事,不能单靠苦思冥想,而要像魔术师那样变换手段。善于变通的人能够认识到什么是机会,并会及时采取行动抓住机会。变通能力需要以人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为武器,要时时与自身固执的心态作斗争。

村庄里有一位对上帝非常虔诚的牧师,40年来,他照管着教区中所有的人,是一个典范的圣徒。有一天,天下起雨来。倾盆大雨连续不停地下了20天,水位高涨,迫使老牧师爬上了教堂的屋顶。正当他站在那里浑身颤抖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神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

牧师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一年只休一个星期的假期,而在这一个星期的假期中,我去了一家孤儿院帮助做饭。我真诚地相信上帝,你可以驾船离开了,我将停留在这里,上帝会救我的。”

那人划着船离去了。两天之后,水位涨得更高,老牧师紧紧地抱着教堂的塔顶,水在他的周围打着旋儿。这时,一架直升飞机飞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神父,快点儿,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绑好,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牧师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飞机也离去了。几个小时之后,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

牧师死后直接升入了天堂。他对自己最后的遭遇颇为生气,来到天堂时,情绪很不好。他看见上帝后,生气地说道:“40年来,我遵照您的旨意做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我最需要您的时候,您却让我被淹死了。”

上帝回望着他,迷惑不解地说:“你被淹死了?我不相信,我确信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飞机。”

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类似于船与直升飞机的机会不止一次出现,你需要的只是正确地认识它们。当你为自己确立了目标之后,你真正能做的只是抓住机会。变通,能让那些令你熟视无睹、看似偶然的事件变成真正的机会。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 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暂时还没有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想出来的,所以,善于变通的人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

选择分寸:做事要懂得过犹不及

在人们为人处世与安身立命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勤奋,更不在于他们运用多少方法与手段,而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善于把握分寸。

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量小治不了病,量大又会造成中毒。在农业生产中,播种量、施肥量等要适度。在工业生产中,机器的运转速度、运转时间要适度。孔子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京剧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任何事都离不开“分寸”二字。人生在世,分寸无处不在。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业需要把握分寸,推进工作需要把握分寸。为人行事要有分寸,与人交往也要有分寸; 说一句话要有分寸,递一个眼神也要有分寸。有人比喻说,分寸是合脚的鞋,不大也不小。分寸是初春的风,不冷也不热。分寸是知时的雨,不迟也不早。分寸是名厨的盐,不咸也不淡。分寸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

漫漫人生,既是目的更是过程。人生之旅中的生命闪光处,不一定是草长莺飞时;人生得意时,不一定是踏花归来处。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中见分晓。

大仲马在俄国旅行,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去参观这个城市最大的书店。老板听到这个消息,便想设法做点让这位法国著名作家高兴的事情。于是,他在所有的书架上摆满了大仲马的著作。

大仲马走进书店,见书架上全是自己的书,很吃惊。“其他作家的书呢?”他迷惑不解地问。“其他作家的书……”书店老板一时不知所措,信口说道:“全……全都卖完了!”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傻眼了。

书店老板本来是想赞美和讨好大仲马,但他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完全不符合实际。缺少真诚的表现,使双方都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使事情完全背离了他所希望的结果。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事例不断地在提醒着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做人做事不能太倔强、太死板、太刚硬、太自傲、太聪明、太老实、太软弱。说话不可太满,路不能走太绝……可方可圆,能屈能伸,当忍则忍,随机应变,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做人做事能够权衡利害,把握轻重,外表大度圆融,内心见棱见角。如此处事待人,才有回旋之地。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就是分寸,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因为有一个完美的尺度,才显得端庄和谐。看看我们周围的人群,因为有一个人生的分寸,才使得人生既有失败的懊恼,也有成功的欢欣。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总之,做人做事不要太过分了。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偶尔会听人说:“你很会做事,分寸尺度把握得很好。”当然,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分寸尺度”该如何掌控,然而,掌控好这个“分寸尺度”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分寸尺度没有具体的标码让你衡量。中国人讲究做人的艺术、做事的法则,这些都需要把握一个分寸尺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才能实现做事的最高境界。如果不懂得把握分寸,那他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输得很惨将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所以我们说,办事掌握分寸,能方能圆,能刚能柔,能进能退,智胜而非力取,不死板也不奸猾。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地应对一切难题。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做事方法,此一时彼一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办事要注意分寸”,确是一句至理名言。事实上,做任何事都是个“分寸”的把握,拿捏得“恰到好处”,那就是高手。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认为“太过和不及都是病态”,就是讲的“做事要有分寸”这个道理。做事刚柔相济,在举手投足间才能左右逢源。这里面的学问深不可测,参透其中玄机的人,在社会上纵横行走,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选择细节:细微之处下功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想做大事的人有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则很少。而事实上,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毫不夸张地说,细节能决定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其实,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就是能从细节中走向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