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秦篇 (1)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窈窕[2]淑女,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5]之。窈窕淑女,寤寐[6]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悠[8]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9]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雎鸠:指雎鸠的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又名“王雎”,常常与配偶结伴同游。
[2]窈窕:据古书记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3]好逑:理想的配偶。逑指配偶。
[4]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可以食用的多年生水草。
[5]流:指顺着水流采摘荇菜。
[6]寤寐:醒来和睡着。
[7]服:思念。
[8]悠:形容忧思的样子。
[9]芼:选择、采摘。
【赏析】
古人对《关雎》的评价很高,认为它的声、情、文、义都很好,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因此将它列为《诗经》的第一篇。
《关雎》是一首男女之间的言情之作,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很多学者认为,《关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司马迁的《史记》里说:“……夫妻之际,人道之大伦也。”《汉书》里说:“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尽管这些评论听上去与《关雎》的内容并无关联,但都是由《关雎》引起的。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有“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的兴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雎鸠的“挚而有别”兴淑女应该配君子,以荇菜的“流动无方”兴淑女的难于难求,以荇菜的“既得而采之”、“既得而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既得而乐之”等。
理解这首诗,应当从诗义和乐调两方面入手。从诗义方面看,它反映的是民俗,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据说,古人有在仲春之月会合男女的习俗,《关雎》反映的也许就是这一段史实,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从乐调方面看,为了合于乐调,全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特点。众所周知,凡是有生气的诗篇,往往都很重视声调的和谐,可以当做歌曲唱出来。由此看来,《关雎》就是这样一首“既诗也歌”的诗歌。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2]其华。之子[3]于归[4],宜[5]其室[6]家[7]。
桃之夭夭,有蕡[8]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9]。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树枝随风摇曳的样子,或形容树枝茂盛的样子。
[2]灼灼:鲜花盛开的样子。
[3]之子:指这位姑娘。
[4]于归:指女子出嫁。
[5]宜:和顺、亲善。
[6]室:夫妻的住所。
[7]家:一门之内。
[8]蕡:肥大。
[9]蓁蓁:叶子茂密的样子。
【赏析】
《桃夭》是《诗经·国风》里众多有关婚嫁礼俗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篇,主要表达了对新婚女子的美好祝愿。
既然是祝贺女子出嫁的诗篇,那么就应该适合在婚礼上演唱,因此,《桃夭》采用了民歌的复沓形式,全篇反复表达的都是对新娘的祝愿,体现了古代人民淳朴、健康的心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再看具体内容。桃之夭夭表现的是初春时分初生的桃树枝叶随风摇曳的情景,用灼灼形容桃花,不仅衬托出了桃花的浓艳,也衬托出了桃花的繁茂和勃勃生机。如果说“桃之夭夭”描写的是桃花,那么“有蕡其实”描写的就是果实了。“有蕡其实”不仅表现了果实的丰硕圆润,而且也体现出了果实的色彩,读到这里,读者都似乎能闻到它的香味了。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1]其姝,俟[2]我于城隅。爱而[3]不见,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5],贻我彤管[6]。彤管有炜[7],说怿[8]女美。
自牧归荑,洵[9]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静女:文静娴雅的女子。
[2]俟:指在约好的地方等待。
[3]爱而:隐蔽的样子。爱同“薆”。
[4]踟蹰:指徘徊不定。
[5]娈:面目姣好。
[6]彤管:指红管的笔。
[7]炜:明亮的样子。
[8]说怿:喜悦。
[9]洵:实在、确实。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整篇诗充满着愉快幽默的情趣。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物来表达爱情。
这首诗把男女相会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描写得逼真而生动。先是女方故意调皮,躲起来不让男方看见,结果害得男方心急如焚、担惊受怕,还以为女方失约。接着,女方又郑重其事地给男方赠送礼物,借以试探他的情意。而男方则通过“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和“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的话,巧妙地向女方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十二句,但生动地描绘出了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人物心理和细微感情,甚至还刻画出了男女双方的性格。在思想内容上,这首诗健康向上;在艺术成就上,语言简练、构思巧妙,人物刻画生动逼真,堪称两千多年前的一首佳作。
小雅·采薇
采薇[1]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2]止。靡[3]室靡家,猃狁[4]之故。
不遑启[5]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6],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7]。
采薇采薇,薇亦刚[8]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9]止。王室靡盬[10],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1],我行不来。
彼尔[12]维何?维常[13]之华。
彼路[14]斯何?君子[15]之车。戎车[16]既驾,四牡业业[17]。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18]。
君子所依,小人[19]所腓[20]。四牡翼翼[21],象弭鱼服[22]。
岂不日戒[23],猃狁孔棘[2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5]。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俗称大巢菜,可以食用。
[2]莫:即岁暮,指一年将尽之时。莫是“暮”的本字。
[3]靡:无、没有。
[4]猃狁: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春秋时称为狄,战国、秦汉时称为匈奴。
[5]遑:闲暇。启:跪坐。
[6]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这里指心急如焚。
[7]聘:探问、探望。
[8]刚:薇菜由嫩变粗硬。
[9]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
[10]盬:休止。
[11]孔疚:非常痛苦。
[12]尔:鲜花盛开的样子。
[13]常:棠棣。
[14]路:同“辂”,指高大的马车。
[15]君子:这里指军队的统帅。
[16]戎车:兵车。
[17]四牡业业:这里指驾车的四匹马高大威猛。
[18]骙骙:马匹强壮的样子。
[19]小人:这里指士兵。
[20]腓:隐蔽。
[21]翼翼:军容整齐的样子。
[22]象弭鱼服:象牙装饰的弓和鱼皮制成的箭袋。
[23]日戒:指每日警备。
[24]棘:同“急”。
[25]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全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描写的是守卫边疆的战士的生活。在题材上,《采薇》堪称是边塞诗的鼻祖。数千年来,这首诗之所以能赢得读者的喜爱,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功,即创造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佳句。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哀景写乐”,这样做既能增强哀乐的对比度,又能增强艺术效果。根据哲学的说法,事物总是充满两面性的,体现在这首诗里,就是没有苦就没有乐。一位驻守边疆的战士终于可以离开军营,回家与家人团圆了。然而,就在他欢天喜地地踏上归程时,却没有想到前面有很多苦难正等着他。在回家的路上,他遇上了雨雪霏霏的坏天气,忍受着饥饿与寒冷的折磨,最后终于到家了。
《楚辞》选篇
二湘(《湘君》、《湘夫人》)
屈原[1]
(一)
君不行兮夷犹[2],蹇[3]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4]兮宜修[5],沛[6]吾乘兮桂舟[7]。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8]兮谁思?
驾飞龙[9]兮北征,邅[10]吾道兮洞庭。
薜荔[11]柏兮蕙绸,荪[12]桡[13]兮兰旌。
望涔阳[14]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15],女婵媛[16]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17],隐思君兮陫侧[18]。
桂櫂[19]兮兰枻[20],斫[21]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22]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23]兮轻绝[24]。
石濑[25]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26]。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27]兮北渚。
鸟次[28]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29]余玦[30]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31]。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32]。
【注释】
[1]屈原: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立了“楚辞”文体。有《离骚》、《九歌》等作品留世。
[2]夷犹:指犹豫不决。
[3]蹇:停滞难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