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千刀一夜杀:世界经典闪击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波兰战役(3)

战役影响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制敌的方针。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了突破敌军防御,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团——坦克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出现了以快速重兵集团在防御纵深对敌人实施迂回和合围的机动条件。这样能扩大战役进攻纵深,提高战役速度。

关于这场基本上没有悬念的战争,后来的史学家都认为它是“闪电战”的成功范例。德国人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战法,使得空地协同第一次以强大的突击力量的形式出现在战场上,为后来的一系列军事变革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例。

双方主将

冯·博克

冯·博克(1880—1945),德国元帅,参与策划了德军全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博克曾于1941年任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在其指挥下,德中央集团军群在1941年极为出色地完成了消灭当面苏军主力的预定目标,但由于该集团军群在当年立秋后发起的旨在夺取莫斯科的台风战役后期遭遇惨败,他递交辞呈并获批准。1942年3月博克顶替于当年1月病逝的赖谢瑙元帅暂时出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成功地化解了苏军在该方向上的反击后,6月转调至新组建的B集团军群负责消灭顿河方向苏军主力并掩护A集团军群进入高加索地带。但因其指挥的B集团军在蓝色计划第一阶段表现不佳并在事后质疑计划合理性,而在7月15日被再次解职并被勒令退出现役。其后再未受任用。1945年在避难途中遭遇英军战斗机空袭,其座車被炮弹击中,同坐的妻女当场毙命,博克本人也于当晚在奥登堡的陆军医院因伤不治身亡。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被盟军击毙的第三帝国元帅。

斯米格威·雷兹

斯米格威·雷兹(1886—1943),波兰陆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J.毕苏茨基领导的波兰军团中任旅长,与俄国军队作战。1918年代表“波兰军事组织”参加临时政府。波兰独立后曾任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监、总司令。1920年率部进攻苏俄,一度占领基辅。1926年5月参与J.毕苏茨基发动的军事政变。1935年成为波兰事实上的独裁者。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时,错误估计形势,寄希望于英、法派兵参战,未及时进行战争动员,在德军闪电进攻面前措手不及,甚至指望以骑兵对付坦克,致使波军行动迟缓,指挥混乱,迅速瓦解,本人逃往罗马尼亚。1941年潜回国内,加入地下抵抗组织。据传,1943年被德军杀害。

战争中的故事

关于波兰骑兵与古德里安部队作战的两个版本

1939年9月,古德里安的机动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波边境,直逼华沙,波兰的雷兹元帅派出骑兵部队来抵挡,此时的波兰骑兵部队约有10万人。在亡国阴影的笼罩下,波兰的骑兵部队迅速集结开赴战场。关于骑兵同机动部队作战过程,流传下来的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

英勇的波兰骑士挺起长矛举起马枪,高喊着口号:“上帝保佑波兰,祖国万岁”,然后向德军第19装甲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集团冲锋。正在休息的德国装甲兵也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摸不着头脑。随即他们钻入坦克中,对波兰骑士展开了疯狂屠杀,直至他们全军覆没。在进攻前夕,波兰骑兵质问自己的长官:“敌人都是装甲坦克,我们的长矛恐怕打不过吧。”指挥官的回答是:“这些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是用来吓唬人的。”不管这位长官是装糊涂还是真的无知,他的观点都断送了波兰骑士的生命。

这个版本的来源是德国请轴心国的记者访问位于波兰克罗扬蹄战斗后的战场,当时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波兰骑兵及其战马的尸体,战场周围逡巡着德国的坦克。根据对当时在战场上的士兵的采访,两个意大利记者发表了一个著名的通讯,称德国士兵告诉他们波兰精锐骑兵操着马刀端着长枪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德军坦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显然这个报道造成了轰动的效应。

历史上经常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这些传说因为符合人们的观点或者有力地说明了某个局部真理而得到广泛的流传。而真正的历史事实却被人们所遗忘,人们也不再关心那些事实,因为那样并不带劲。波兰骑兵冲击德国坦克的事件向世人们宣告了骑兵时代的结束,说明了勇气远不如装备重要。但实际上,波兰骑兵好像从来没有向德国坦克发起马刀和长枪的冲锋。

第二个版本: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克罗扬蹄战斗波兰确实派出了精锐的骑兵。当时波兰骑兵对垒德第19装甲集团左翼第20摩托化师第76步兵团。八点钟,德国步兵突破了波兰边防军的防线迫使波军后退。波军第18骑兵团奉命掩护。在机动的过程中,波军发现了一股在树林中休整的德军步兵,决定发动突然袭击,并且成功的击溃了这支部队,并在德军中造成恐慌,导致了德军攻击的停顿。在追逐过程中,驻扎在周围的德军装甲部队闻讯赶到,出其不意地在平原上攻击了没有准备的波军骑兵,机枪的猛烈扫射给没有掩护的波兰骑兵以很大的杀伤,受到损失的波兰骑兵很快的撤退了。

不论是哪个版本,我们都可以断定,不论是骑兵冲坦克,还是坦克碾压骑兵。都可以说骑兵和坦克在波兰战役中进行过一次中等规模的战斗。并且波兰骑兵几乎全军覆灭。

必须提及的是,在波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攻中,大批波兰士兵成了德国空军力量的牺牲品。9月9日,大约17万波军集中起来,在波兹南附近对疾行的德军发起攻击。战斗初期,波兰人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成功地切断了德国第10军的补给线。然而不幸的是,里希特霍芬将军的“空军特别小分队”正跟随着第10军一起进攻,没过多久,波兰士兵们就惊恐地发现从天边飞来了大批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Hs123双翼攻击机(Hs123双翼攻击机是二战初期德国空军的主力攻击机),斯图卡机翼上的警笛声和Hs123的发动机如机枪扫射般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来自空中的巨大噪音惊了波军的运输马队,同时也吓坏了他们的士兵。以前从未受到过大规模空袭的波兰军队崩溃了,士兵们惊恐的双眼露出绝望的神情,自然而然地,他们的反攻势被德军完全地击溃了。

说句后话,对于德国空军来说,他们从这场战役中学到了很多。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是纳粹空军的损失也不小。不到一个月的战斗中,德国空军的战损率超过了18%,损失了285架飞机,其中有38架斯图卡。相形之下,在波兰战役的前两周里,波兰空军就损失了全部飞机中的80%,以及全部飞行作战人员中的30%。不可避免地,无可争议的胜利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蒙住了德国空军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空中支援战术”理论存在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在实战中取得的大量经验又为这种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善于完善的德国人在后来的法兰西战役中终于彻底的完胜。

名人论战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相关链接

闪击战的历史

闪击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机械化作战的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28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

闪击战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敌方的兵力。阻扰敌方的后路。威胁敌方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

由于闪击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出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集结: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

展开: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突破: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

突穿: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击虚与钻隙: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察部队的前卫尖兵组成,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席卷:这是“闪击战”最后一个阶段。现在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除了1940年的敦克尔克包围战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但是,闪击战在威风八面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

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

由于闪击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如果游击战、反击战和巷战使用恰当,则可能克制闪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