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先秦功利思想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9:38:2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对先秦功利思想进行了系统论析。其中,法家功利思想是先秦功利思想的主流,而墨家功利思想、纵横家功利思想等则为先秦功利思想的支流。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先秦功利思想有其深刻的世界观、伦理观基础。道家的“道”为先秦功利思想提供了世界观和工具,“道”的规律性、混沌性、解构性、辩证性等多重面向,为不同功利思想的范式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分析方法。先秦儒家内在的正统思想与事功思想之间的伦理张力,对早期法家思想的诞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道家、儒家思想启发之下,法家功利思想家围绕法、术、势的探讨,在公共利益和君主利益两种取向之间进行了不同侧重的论述。而墨家、纵横家功利思想也体现出道家、儒家的印记并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2019)
本书基于营商环境与政府效率的互动关系,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测度了我国所有具有代表性的2797个地方政府(含省级政府、地级市政府、县级政府、国家级贫困县政府)的效率或防贫效率,发布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中国效率“十高省(市)”、“百高市”、“百高县”及防贫效率“百高县”。本书大幅提升了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及广泛性,考察了国家级贫困县政府防贫效率,对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治13.4万字 - 会员
政治学十五讲(第三版)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政治学的重要概念、方法和理论,包括政治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历史与现状、途径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政治研究的多种视角,包括政治价值体系分析、权力分析、合法性分析、结构分析、制度分析、文化分析、行为分析、决策分析、国际分析、发展分析等内容。政治21.8万字 - 会员
国家战略研究(第2辑)
本书为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学术年刊,精选国内国家发展问题一流专家学者未公开发表之学术成果,聚焦于本年度国家发展战略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辩。作为学术年刊,本书更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当前现实问题、焦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其发展大势,进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政治18.1万字 - 会员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历史发展和当代价值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历史发展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从连续性而言,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论,立足俄国具体实际,初步形成了针对俄国国情的独特的建设理论。从阶段性而言,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历经了初步形成、发展、实践和最后探索四个分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同列宁主义一样,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根在俄国,但它又不仅仅属于俄国。列宁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探讨,是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也为落后政治19.7万字 - 会员
政府治理评论(第3卷)
《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3卷,设有五个专题:乡村振兴专题、公共治理专题、民族国家与地方治理、社会保障专题、书评政治15.8万字 - 会员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研究
本书系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主持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研究成果。该课题通过跟踪调查,试图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并回答以下问题:是什么影响其后续发展;如其得到可持续发展,那么其基本逻辑又是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前景如何。本书基于对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5省历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调查,对上述问题做了初步解政治21.4万字 - 会员
东南亚四国的政治发展与国家建构
采取何种形式的政治发展道路,对一国的国家建构和政治稳定有重大影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西方多党竞争式的政治发展道路与国家建构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东南亚四国泰国、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为例,一方面,西式政治发展道路对东南亚四国的国家建构造成不利影响,出现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建构中出现的问题对东南亚四国的政治现代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政治动荡和民主倒退等问题。对此,本书通过建政治28.2万字 - 会员
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协调机制研究
本书从外交决策的视角,选取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的协调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机制的演变过程、整体架构、运作实践及运行成效。具体而言,本书纵向以协调机制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梳理该机制在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政治因素共同塑造下的演变轨迹;横向以协调机制的整体架构为导向,从国家、部门和海外一线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分别阐述该机制的机构设置、运作规则和运行程序,并考察其在外交决策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阐政治16.1万字 - 会员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本书聚焦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生成与发展,致力于考察它对中国近现代文艺批评与美学观念的影响,着重关注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领域中的其他思潮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晚清小说文体观念的建构、清末学制改革中“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民初新旧之争中文化权力更迭逻辑、胡适等人与“学衡派”诸人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理解以及国民党官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政策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中国现代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诠释政治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