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回归历史: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视角
更新时间:2025-04-22 17:15:59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民社会批判视阈中的马克思历史观及当代价值研究”结项成果。马克思历史观与市民社会批判具有内在关联。本书以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为指导,系统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经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然后到思维具体这样三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发展阶段,祛除了遮蔽历史真相的种种意识形态,最终回到历史本身,把握到历史不断生成和超越的存在论根据。全书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不同的市民社会话语,交代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第二部分,研究马克思超越政治理性,转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历程。第三部分,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历程,厘清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与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区分马克思不同层次上的市民社会概念。第四部分,以市民社会批判为视角考察马克思历史观所具有的现象学精神。第五部分,揭示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对于当前中国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指以奥托·鲍威尔、麦克斯·阿德勒、鲁道夫·希法亭、卡尔·伦纳、弗里德里希·阿德勒为代表的奥地利社会主义倾向。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寻求通过政治参与获取政治权力,从而将其主要策略融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政策中。政治18.5万字 - 会员
回到马克思:西方普遍主义正义范式的批判与超越
“西方正义”话语颟顸自负,妄称普遍主义范式,自诩为正义的最高典范与终结形式。普遍主义正义话语以其绝对性与普遍性的价值预设,融贯于整个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嬗变与传衍过程。现代性发轫,普遍主义正义话语脱圣祛魅,正义论者试图找到各种正义之间的有效通译,来重拾普遍主义气质,却羁绊于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视角主义等现代性窠臼。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由于在方法论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普遍主政治34.7万字 - 会员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
本书基于价值论的研究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论、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实现论,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牢牢坚持人民政治18.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
本书主要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研究情况,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在中国的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同的接受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同研究、存在的问题等。从时间上和结构上考虑,本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30年的研究、新时期以来的研究、俄苏文论在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等几个方面。本书以点带面,较为客观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政治22.7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5辑·2015)
文集收录两年内全院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集中反映全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政治38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第5辑·2015)
书稿为社科院马工程项目子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文丛”每年一册。本书为第5辑.主编为卜宪群、王建朗、张顺洪。书稿收集本年度史学研究的最新、最优成果。既包含对基本理论的强调与重新认识,又容纳一些争鸣问题,同时还有对学科发展与研究的建议与探讨。政治34.7万字 - 会员
回归历史: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视角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民社会批判视阈中的马克思历史观及当代价值研究”结项成果。马克思历史观与市民社会批判具有内在关联。本书以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为指导,系统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经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然后到思维具体这样三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发展阶段,祛除了遮蔽历史真相的种种意识形态,最终回到历史本身,把握到历史不断生成和超越的存在论根据。全书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不同的市民社会话语,交政治25.7万字 - 会员
资本逻辑视野中的唯物史观: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哲学探掘
本书以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为依托文本,以资本逻辑为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传统概念、范畴、原理,探究了自然力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自由时间的发展、自由时间的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人口生产、生命规训与资本逻辑的关系;机器体系与资本逻辑的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方法。本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政治24.8万字 - 会员
《神圣家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思辨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著作。这是他们首次合作、生前定稿和公开发表的著作,它不仅通过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使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大受震动,成为锻造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开启他们长达40年的共同事业和伟大友谊。本书从文本比较视域探究《神圣家族》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政治2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