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达多·穆克吉生命三部曲:细胞传+基因传+癌症传
更新时间:2024-11-14 17:23:01
最新章节:图片来源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细胞传》从基因世纪到细胞世纪,探索医学和新人类的无限可能,我们的外表千差万别,生活经历各有不同,但构成我们生命的,是同样的基本单元——细胞。在我们的身体里,细胞协作、守护、防御、修复、再生;当细胞功能出现障碍,稳态遭到破坏,身体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我们对更好自我的追求,或许也有赖于对细胞之歌的理解。《癌症传》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作为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普利策获奖作家,穆克吉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来审视癌症,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的抗癌战争,最终为读者带来这部内容震撼的癌症编年史。《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马向涛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新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社科18.9万字- 会员
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
本书以人口分析技术的核心内容生命表、总和生育率等人口测量方法为起点,全面系统介绍队列要素和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细节。以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课题为案例,对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预测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成果具有可重复和可检验的特征。书中将实际研究问题、真实研究案例、人口预测算法和独立知识产权人口预测软件开发与检验作为一个整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人口预测的技术细节和科社科15.7万字 - 会员
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
本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成果的汇编。书中按照研究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概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及服务模式创新;第三部分涉及流动人口的就业、健康与社会保障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迁移等内容。社科15.9万字 - 会员
“动态人口红利”促进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社科28.8万字 - 会员
分离、互动与调适:一个壮族村落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所辖一个壮族村庄为主要切入点,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讨论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社科25.7万字 - 会员
全球视野下的人类学
本书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系列图书的第四本,共收录了15篇文章。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跟随国内外知名人类学学者从全球视野审视医学人类学、经营人类学、摄影人类学等相关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结合相关案例深入了解性别平等、老年社会等对现实生活有较大影响的社会问题。社科15.7万字 - 会员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自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本书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城乡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人口学、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发展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还具体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要,以及河南省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依据人类需要理论提出了基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框架和建设路径。社科24.9万字 - 会员
田雪原文集(全5册)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田雪原个人作品文集,收录了田雪原1979~2018年发表的文章,共分为5册,分专题进行论述,分别是解读马寅初新人口论;针对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过剩、乡村人口比例高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人口“三三制”转移的理论依据等;老年人口建立三养结合的框架体系;近年撰写的绪论、前言等的集合等。全书共约140万字,篇幅较大,观点明晰,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对人口政策等问题的研社科157万字 - 会员
从浮萍到扎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社科2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图解识人用人管人的艺术
本书从实际出发,结合大量鲜活案例,从不同方面将识人、用人、管人这三大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知识,以及实际的操作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力图帮助现代和管理者掌握切合实际的人力管理方法,使其在企业或部门管理上少走弯路,拥有更多的很好人才,以促使事业的稳步发展。人类学31.4万字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当今世界,人口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局,少子化、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兴衰、民众福祉,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已逐渐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我们正处于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应该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构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社会。相信经过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措施,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一定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立足中人类学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