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敦煌文献通读字
王继如 吴蕴慧更新时间:2023-09-26 17:19:41
最新章节:主要參考文獻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敦煌文獻通讀字》一書,著重從通假字和同音替代字兩個方面,通過揭示通讀字和本字之間的語音關係,爲敦煌文獻的辨識和釋讀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列舉了一系列有説服力的考辨和研究證據,對於敦煌學的推進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應用的價值。本書搜集了敦煌變文、王梵志詩、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等敦煌俗文學和俗文書中的通讀字,共收1199個字頭,按現代漢語拼音音序加以編排,書後附四角號碼檢字可供查找。作者的編纂目標,是通過匯輯有關敦煌文獻通讀字的有關資料,展現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爲敦煌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書,另一方面又是提供了可供討論研究的材料。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继如 吴蕴慧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罗怙世系
《罗怙世系》是印度古典梵语时期著名诗人迦梨陀娑(Kālidāsa,约四、五世纪)的作品,在印度被奉为古典梵语叙事诗的最高典范,至今仍是梵语学习的经典作品。这部叙事诗共有十九章,取材于印度史诗和往世书中罗怙世系的传说。罗怙世系属于太阳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甘蔗王。本书采用帝王谱系的形式,以罗摩故事为重点,描写罗摩在位前后的罗怙世系帝王传说。本书提供了《罗怙世系》的汉译全文,在印度古典梵语诗歌汉社科53.8万字 - 会员
励耘学刊(2019年第1辑/总第29辑)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社科28万字 - 会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春之卷/总第19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书中设有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献学、学术名家等栏目,发表汉语言文学各专业的相关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社科29.8万字 - 会员
《广雅疏证》因声求义研究
《广雅疏证》因声求义术语具有功能性异同。王念孙在使用术语进行因声求义实践中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继承性,但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术语规范。在《广雅疏证》中,语音形式与概念的复杂关系表现了音义之间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的统一。对称性是语音形式和概念之间相似性的体现,不对称性是语音形式和概念之间区别性的体现。另外,《广雅疏证》术语中的一字异音情况与《音义异同》中的音变构词用例有互补性,显示了王念孙对音义异同的认识社科17.8万字 - 会员
新语往还:中日近代语言交涉史
本书是一本近代语言史著作,总体论述了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特点,指出日语进入现代汉语的时间、典型的事例。介绍了从17世纪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工作,到20世纪初中国人汉译日书的历史经过。以《时务报》《日本国志》《辞源》《官话》等文本为例,讨论中日之间语词环流的情况。并专门考察了“热带”“陪审”“化学”三个名词在近代汉语里出现和普及的过程。社科41.1万字 秘书/助理成长实战手册:公文写作
秘书或助理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常常被概括为“办文、办会、办事”,“办文”也就是公文写作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公文的分类、特点、通用格式、常用词汇、相关标准等,详细说明了实际工作中比较常用的10种法定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意见、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的格式、写作方法及要点;下篇介绍了比较常用的23种非法定公文——计划、社科4.7万字- 会员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十五期)
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艺术史苑、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部分,收录了《欧洲文明里的中国特性》《日本汉诗的去中心化趋势及异质边界》《马可·波罗所记中国的摩尼教、佛教和基督教》《韩朋溯源(下)》《吴大澂甲午战争期间致汪启信札简释》等文章,反映了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社科24.4万字 - 会员
学术灵感写作研究
在学术灵感写作状态下研究写作过程,通过观察写作过程总结学术灵感写作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学术灵感写作路径,基于路径建立学术灵感写作机制,顺应机制融入学术灵感写作状态,在灵感状态下印证写作规律,往往需要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耦合。社科32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古代诗话译介与研究
本书重点关注19世纪以来,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诗话系列文本的译介与阐释、论述等研究。现共计有近百部诗话被英语世界研究者介绍、关注,其中又有53部被不同程度地进行英译。通过以纵向视角梳理英语世界中国古代诗话的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朝代诗话的相应英译文本,从而进一步考察研究者们对一系列诗话作品中出现的传统诗学术语的译介与解读,以及不同研究者如何采用不同的西方文论社科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