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超单身社会
(日)荒川和久更新时间:2022-08-10 17:58:4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日本,1980年,有家庭主妇的家庭是1114万户,如今双职工家庭则达到了1000万户以上;2015年,男性的终身未婚率为23.4%,女性为14.1%;2015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为29.4岁,男女平均初婚年龄比1990年均推迟3岁;近年来,共同生活20年以上的“熟年离婚”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40岁以上未婚女性不愿结婚;2035年,将有4成男性和3成女性以终身无子状态度过一生。随着未婚率、非婚率、离婚率逐年攀升,以及丧偶导致高龄单身者的不断增加,2035年,日本将有一半人口是单身!日本在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同时,也在率先成为“超单身社会”。本书以大量数据立论,深入剖析日本单身社会的成因,以及个体的生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提出“单身经济”崛起的商机和对应策略,并对未来的两性关系发展提出大胆预测。无论是否结婚、生子、组建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成为“单身者”的风险。但单身并不意味着切断与他人的所有连接。只要提升“独自生活的能力”,好好“爱自己”,即便一个人也能享受幸福的单身生活。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郭超敏
上架时间:2022-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荒川和久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自然灾害与人权:以国家义务为中心
本书在全面总结自然灾害时期国家人权义务国际标准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自然灾害下国家人权义务的层次、内容、范围以及原则,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中国政府履行自然灾害时期的人权保障义务提出了新对策。本书从人权角度研究自然灾害,改变了国内灾害研究和实践中惯用的人道主义视角,避免了人道主义视角的内在局限性,改变了国家传统的防灾减灾观念,为自然灾害研究和中国自然灾害治理实践提供了新路径。社科23.2万字 - 会员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1920~1937年)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作者将这些学术活动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境中考察后指出,这类研究在与同时期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互往来中,从一开始便与华西地区的人文-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而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协合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后来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延续。社科15.8万字 新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社科18.9万字- 会员
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
本书梳理了该地区的橡胶种植历程,描绘了橡胶种植者的流动与聚集,分析了橡胶种植引起的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变化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与文化调适策略。通过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活动及日常生活来解读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知、理解、想象以及融入国家的实践,探讨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讨论民族群体如何想象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理解边境与国家的关系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而理解国家本质。社科28.6万字 - 会员
村庄里的陌生人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社科26万字 - 会员
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点——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击。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社科4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