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幸福课堂的管理细节
徐玉勇 武宏钧更新时间:2021-12-10 21:16:3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要想把我们的学校管理做细做精做美,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从这一点上说,幸福课堂的创新实践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品牌:文海容舟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海容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玉勇 武宏钧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高师院校的组织变革研究
本书基于我国教师资格新政策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发展路径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与教师资格新政策要求的适应性,论证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高师院校组织变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寻求制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破解途径,进而提出变革的具体行动策略,以推动高师院校发展。社科22.7万字 新时代的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创新传统德育教育内容与形式成为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本书从新时代的高校德育理论基础介绍入手,针对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创新、新时代的高校文化德育教育以及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新时代高校德育机制及理念创新、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及个体社科16.7万字- 会员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逻辑:基于中乐县的人类学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教育“城本主义”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一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农村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基于以上背景,本书选取位于我国西部S省的中乐县作为田野调查地点,考察了城乡教育中存在的巨大反差,并试图总结隐藏其间的制度逻辑。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变迁的论述,第二部分对致力于城乡教育均衡的政策进行了考察。社科22.1万字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本书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主题,立足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内涵、特点。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客观地分析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构建和运行程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社科17.7万字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其他工作的政治保证和动力支持。本书主要围绕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展开讨论,注意理论的严谨性,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高校思政工作的特点和目的、原则和方法、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机制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社科16.9万字- 会员
胸怀天下 敏思笃行:形势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教材参照历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在深刻领会“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紧扣教学要点,结合当下国内外时事热点,采用专题式的编排结构,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按照社科10.2万字 - 会员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
本书通过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了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求职状况、高等教育状况、个人及家庭背景状况,梳理并阐释了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落实进展情况,探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为未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咨询依据和信息资料。社科13.1万字 - 会员
东陆问道
对于学校的管理,本书作者认为就是一门学问,就是一项事业。求其学问之道,方能成其事业之功。因此,作者始终以学习的态度、研究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勤学、勤思、勤研,勤写,日积月累,积累了大量的文字。本书从作者2006年至2018年写下的大量文字中选录出51篇汇编成集。这些文字聚焦一流大学建设,既反映着作者关于办学治校的认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着云南大学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进一步增进社科20万字 - 会员
从北大到耶鲁
本书再现了中国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在美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活,展现了以史景迁、金安平夫妇为代表的美国一流学者们对中国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谊,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牢不可破。社科1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