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气功学
更新时间:2021-05-28 17:14:59
最新章节:十三、《太极拳术十要》节选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教材分为四篇:上篇为基础理论,介绍中医气功发展简史、传统理论及现代研究。中篇为实践技能,介绍气功修炼的基本操作、功法概论及各种功法。下篇为临床治疗,介绍气功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临床辨治原则和工作规范及常见适用病种。附篇为古典文献。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医学统宗
《医学统宗》是由明代何柬编辑的一套综合性医书。全部共五册,包含:难经本义补遗(二卷)、治病针法、滑氏诊家枢要、医书大略统体、滑氏伯仁卮言、附杂录、试论。书中不仅记有《内经》《难经》等医经理论,还记述了滑寿、何柬、刘纯等医家解经及临证心得。此书约成于明代晚期(1569年以前)。此书最早见于明代殷仲春《医藏书目》,书中记有“《医学统宗》八卷”。明末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也论及此书。这说明此书于明末尚且医学12.3万字 从黄帝内经说古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主要讲天、地、人三才三件大事,而以天道为主。中医就是以天道明医道的医学体系。本书追本溯源,在全面解读天文历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天文历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一部论述天文历法和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理法方药的图书,是研究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部分,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学子在学习医学24.1万字刘尚义“从膜论治”理论与临床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推陈出新,提出了“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的学术观点。本书系统阐述了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的学术体系,探讨膜病概念及其辨证特色,总结其临床用药规律,深入阐述膜病学“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在外之肤,如在内之膜”“肤膜同位,从膜论治”的学术内涵,并结合优势病种,介绍了从膜病理论出发治疗疑难病的处方用药经验。这是国医大师一生的经验结晶,有创新性,也为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提供医学8.3万字解建国难顽重症思辨录
解建国,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辽宁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本书系统总结了解建国先生辨治疑难病的经验与体会,医案翔实,医论明晰,突出反映了建国临证顾护脾胃、攻邪不忘扶正、寒热并投、善用猛药毒药、用量精准的学术特色;并结合肺系、心系、肾系、脑系,妇科、儿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外科等系统顽难重症以及癌症、罕见怪症具体治疗病案,展医学21.5万字脾胃病学说历代名言与药对阐微
本书融名言与药对于一体,总结了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诊治的精华,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第一章从历史发展和各家学说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凝练历代名家脾胃病学说的特色,在时代大背景下领会脾胃病的精华。第二章萃取历代名言220余条,分门别类进行阐述,解释名言原意,点拨临证应用,参以现代研究。第三章摘录历代药对170余对,从单药功效,到医学17.5万字穴位保健与情志调理
《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丛书》,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慢性疾病管理的理念,从饮食营养、健康运动、穴位保健、情志调理、合理用药、规范监测等角度,介绍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常识和技巧,解答患者调理养病过程中的常见疑惑和问题。本书作为其中一个分册,尝试将中医穴位保健、情志调理的理论与现代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医学观点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如中医穴位按摩既有对穴位取位、按摩功效的解释,又有对医学5.3万字许润三妇科临床心悟
本书是国医大师许润三先生从医70余年的学术经验总结,书中既体现了许老大医精诚的至真情怀,又充分展示了他的理论建树和临床经验。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家传略,简要介绍了许老的成才历程。第二部分为学术思想,介绍冲任督带胞宫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医案精华,按照中医妇科优势病种进行分类,分别介绍许老应用冲任督带胞宫理论治疗具体妇科疾病的经验、用方思路及方药加减,通过病案举例进行分析印医学17.6万字罗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辑要
本书重点总结了罗玲主任医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论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名源流、病因病机、罗玲主任中医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特诊治见解,并记载罗玲主任中医师于临床诊疗过程中擅长应用之中药及方剂,为读者提供一定的诊治思路。下篇为实践篇,以病名为纲,从临床角度讲述罗玲主任中医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医案的分析更好地呈现了罗玲主任医学26.1万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验方新编(上册)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医学3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概念与理论”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下编“学术史专题探讨”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史上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中医22.6万字 - 会员
一药一食小妙招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以及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诸如疲劳工作,饮食不节,生活压力,情绪压抑等危险因素无时不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能够正确的认识很多生活常见疾病。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选用单味中药巧治疾病,轻松解决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中医4.8万字 - 会员
民国针灸学术史研究要论
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针灸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分为民国针灸文献、民国针灸医家、民国针灸教育与传播、民国针灸学术变革4中医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