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农业经济学刊(2019年第1期/总第7期)
更新时间:2021-04-23 18:08:41
最新章节:致作者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和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农业经济类学术理论集刊,全面客观的展现了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改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和阐释了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腊月山村卷:藏族农区的土地整理与脱贫
腊月山村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书在丹巴县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聚焦腊月山村,分析了该村的贫困现状、贫困成因、精准扶贫工作进展等。由于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土地贫瘠,村民极为贫困。调研发现,高寒地区的耕地先天禀赋差,很难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改变,扶贫资金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生活在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高海拔地区的村民来说,整体易经济12.2万字 - 会员
俄国工业化研究(1861~1917)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俄国的工业化具有赶超型特征,可称为外生性工业化模式。本书从一条主线和两个层面梳理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一条主线为俄国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包括工业化的前提、特征和成就;两个层面指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俄国与西方诸国工业化的对比研究,力求完整展现俄国工业化历程。经济29.2万字 - 会员
产业链生态:机理、模式与路径
本书主要探讨了产业链生态的概念、发展以及实践模式,提出了构建产业链生态的典型模式和战略路径,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本书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硅谷、成都等产业或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对应产业链生态的组成特征、作用机制和演化特性。最后,本书总结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和英国,在构建产业链生态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关注产业链发展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公共部门管理者、产业分析师和行业研究人员经济14万字 - 会员
收入渴望与收入不平等:以苹果种植户为例
持续性贫困及逐渐扩大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终会导致阶层对立,“人性”或许是更好的解决之道,基于渴望理论,对个体的渴望进行适度引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这一复杂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理论(thetheory),从收入渴望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理论(atheory)。本书以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似的两个苹果种植专业村的614个农户为研究案例,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的形经济13万字 - 会员
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
201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本书汇集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介绍了各地的有益探索和创新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决策参考价值。经济25.7万字 - 会员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效率:兼论中蒙俄经济走廊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合作
本书在分析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时空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中观行业和宏观区域三个层面,全面分析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微观企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中观行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错配与行业效率的关系,在宏观区域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为例,讨论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经济15.6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作干村卷: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
作干村位于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是河湟地区一个脑山偏远村庄。本书分析了作干村所在地区和作干村的基本情况;探讨了该村人口与劳动力流动情况;在村庄调研和入户走访的基础上,研究了村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户家庭收入与支出、村民家庭和社会生活、村民社会保障等情况;了解了村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和措施,并重点研究了作干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效果、影响与存在问题。经济7.8万字 - 会员
重识乡土中国
在时代大变革下,中国的乡村和乡土正发生难以预知的变化。土地流失、人口流失、乡愁失落等问题层出不穷。唯有重新发现,方能洞察本质,进而启示未来。《重识乡土中国》是方塘智库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进行的基于乡村变革的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的产品成果,致力于在全球化、互联网、城市化、技术革新、资本入场等多重时代背景下,多维度、宽视野、系统性求解中国乡村变革的未来。经济15.7万字 - 会员
制造业再定位:双循环与高质量发展
本书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制造业发展现状、双循环基本特征以及先发地区经验启示,识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并解析具体驱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并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实证分析国内大循环、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协同集聚、区域融合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经济2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