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
宋坪更新时间:2020-06-24 16:25:04
最新章节:药物信息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宋坪、杨志波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是在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新进展,对皮肤科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皮肤科临床疗效、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本书可作为中医皮肤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宋坪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第2版)
上篇诊脉基础篇,主要是对脉学有关理论的探讨,对脉诊原理和寸口分候脏腑法依据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较有新意的看法。同时介绍了一些至今在民间上仍有所运用的古脉诊法如遍诊脉法、气口九道脉法等。并阐述了脉诊临床运用方法,包括指力脉诊方法的运用及症脉同辨临床运用方法等,对脉诊其他临床运用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下篇诊脉提高篇,主要是病脉的诊辨及论治,以八纲二十八脉分类展开。重点论述了脉象辨析及体会,并结合古今医医学23万字经典医籍老中医串讲实录:仲景方药精华
笔者结合多年行医感悟,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汤方进行系统诠释,通过方释、药释、讲析、注释,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有方可依,从而达到师古而不泥古的目的,做到学经典,用经典,讲经典。其讲解通俗易懂,可作为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入门用书。笔者所编著《仲景方药精华》,力图古为今用,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医学33.1万字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第一辑·第2版)
本书主要由“经方临证实录”“读书与经方随笔”组成。“经方临证实录”主要是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辨治思维及方药诊治顽固性心衰、严重腹泻、彻夜不眠、严重焦虑抑郁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头晕等76则临床疑难危重症医案。每则医案设“方证辨证”“按语”,详细阐释了作者研习使用仲景方药的临证体会。“读书与经方随笔”主要记录了作者的读书笔记8则,特别是读经方相关书籍的笔记,多为有感而发,或医学19.3万字《脉解伤寒》临证指南
全书分七章,介绍了寸口、人迎、趺阳三部合参脉诊体系;厥阴病、阳明病、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及太阴病临床医案解析,每个医案包括脉诊分析、病机分析、选方用药、治疗结果、全案解析五部分。最后附历年专题讲座资料汇总。该书从理论到实际运用,以大量临床医案为依托,详细为读者展现了运用寸口、人迎、趺阳脉三部合参的脉诊体系在伤寒六经病(厥阴病、阳明病、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以及多经合病等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医学19.4万字- 会员
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科学与行动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医学13.7万字 “少阳主骨”基础与临床:王鸿度学术思想撷粹
本书梳理“少阳主骨”学说的历史浮沉、厘清其生理病理内涵和意义、以及临床对应的疾病原型等,构建出相应的理论验证模型,将湮没千年的“少阳主骨”学说引入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介绍从动物实验,临床验证一系列完整过程。建立起“和解少阳”为主要治疗措施的骨病治疗新模式,并将临床治疗范围拓展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平衡紊乱性膝骨关节炎,以及氟性骨关节炎等。希冀形成以“和解少阳”为大法,内治与外治结合、中药与针灸并用,医学18.2万字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
金代名医李杲,晚号东垣老人,世人皆称其为李东垣,以“补土派”代表人物著称。本书独辟蹊径,从五运六气角度详解李东垣“脏气法时”理论,为研究李杲医学思想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人员,以及中医理论与医学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医学31万字张君斗学术经验传承集
我国已故著名老中医张君斗先生医名甚重,但著作很少。张老生前为诱掖后学,示人法度,他把经过反复验证、疗效确凿的临床精华编撰为手册,后人称为《百病百方》,一直未能正式出版。本书以《百病百方》遗稿为基础,并通过走访门人、查阅历史档案等途径全面收集相关资料,拓展而成全面反映张君斗先生学术经验的著作,集中展示了张老学术团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处方,为后人学习张君斗先生学术经验提供宝贵材料,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医学5.2万字经筋与针刀
本书分为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中医传统的经筋理论,以及如何在其指导下进行针刀临床。各论分为十四章,介绍了经筋的循行与分布、相关解剖结构、经筋解结术及典型案例。其中,主编团队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数十种针刀经筋解结术为本书重点内容,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该技术,书中还附有大量图片和相关案例,较为完整地展现了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操作方法。本书以经筋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解剖学等相关学科内容,突出中医学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