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穴位埋线疗法
更新时间:2020-01-10 11:18:56
最新章节:后折页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穴位埋线疗法发展至今,经历了“埋线针具改进”和“埋藏物改进”两大质的飞跃,国家虽然编写出版了《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但只能作为纲领性文献,仅对临床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书不仅是对《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的释义、释疑、充实、完善,更是对其的发展和提高。具体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对操作技术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标准化和规范化,将对埋线操作起到正本清源和引领规范的作用。作者简介:杨才德,副主任医师。现就职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院长助理,兼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世中联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全国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埋线医学网学术总监、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内经》脾胃理论新运用
全国名中医何晓晖教授坚持几十年学《内经》,悟《内经》,用《内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他深入挖掘《内经》脾胃理论,并加以研究、诠释、发挥和运用,形成了“胃质学说”、“肠质学说”、“脾主运化八环节”、“脾藏营”、“胃主五窍”等新学说,他依据《内经》“以平为期”“顺而已”“一曰治神”“以时治之”等治疗思想,构建了“脾胃病治疗衡法”、“顺性而治”“治胃先治神”“辨时论治”等治则治法医学31.9万字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小儿药证直诀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整理以清代起秀堂本为底本,全书三卷,上卷脉证治法,论及小儿生理、病理,列举常见小儿病证80余条;中卷记载危重疑难病案23个;下卷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122首。书医学5.1万字- 会员
吕仁和经验传承:创新思维诊治糖尿病与肾病实录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访谈、长期跟诊、处方挖掘等形式形成,生动还原名老中医本人学医及从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突出其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临床诊疗专病的经验。吕老师从事一线临床工作多年,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学发展离不开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而传承又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的传承,吕老师医道成长历程和医术思想经验都是我们后人宝贵的财富。本书依托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17.5万字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医方考
《医方考》为明代吴昆著。本次以明万历十四年友益斋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全书6卷,按病症分为72门,选方780余首方。每门前先叙其病因病机,再汇集同类方于后,对每一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方义、适应证、用药、加减应用、变通得失、禁忌等,详加考释与辨析,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完整而又系统的方论专著。书中既收选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方,又收选了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等著名医家的效方,医学17.9万字- 会员
金匮要略方论(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开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册。本次再版将原来的光盘改成以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的形式。灵兰中医署名医学4万字 常见肾病中医自我保健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后天之本“,现代人应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后天之本呢,本书介绍了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常见证候分型及治疗的同时,重点论述了传统中医保健方法和饮食、运动、心理调护等对健康保健的影响。医学9万字中医诊疗(汉英对照)
本书主要分为中医药疗法和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两个部分。在中医药疗法方面,具体包括药物疗法(中药、单味药、有效成分、膳食补充剂、经典名方、中成药)与非药物疗法(针刺、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气功、艾灸、拔罐)。在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面,重点介绍国际广泛认可的、的确具有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疾病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案与手段,具体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医学9.8万字中医临床辨治实录
本书为作者中医临床五十余载的辨治实录。欲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医,就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实践,把握仲景辨证思维的精髓,作者潜心研究《伤寒论》学术,深入学习姚梅龄老师的“六经表证”“焦膜病”理论,在继承中创新,并将新观念运用于内、妇等科的疑难杂病的治疗,探索艰辛,感悟良多。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医理论精髓,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不仅可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院校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供中医学19.2万字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
金代名医李杲,晚号东垣老人,世人皆称其为李东垣,以“补土派”代表人物著称。本书独辟蹊径,从五运六气角度详解李东垣“脏气法时”理论,为研究李杲医学思想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人员,以及中医理论与医学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医学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