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法官行为与涉诉信访研究(法学部落)
更新时间:2021-01-07 18:48:35
最新章节:本书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在笔者2011年提交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当时为了研究具体裁判中的法官行为,笔者对法官进行了大量访谈,形成了宝贵的访谈记录,并对这些记录进行了规范的梳理和科学的分析。这些访谈记录,对于理解当时中国法官行为激励和顾虑,是十分有帮助的。正是建立在这些访谈基础上,笔者提出涉诉信访困局的出现是由于司法制度的设计出现重大缺陷,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必须对司法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要通过法官遴选、职业保障、奖惩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得法官的自利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使法官能够从社会公共福利和法律的根本目的出发进行决策。只有锻造一批忠实于法律的高素质、精英化、专业化的法官队伍,才能为司法权威提供真正的源泉,才能使得司法裁决得到民众的信服,涉诉信访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化解。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分类改革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本书从党和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出发,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针对社会关注的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对事业单位人事分类管理体制、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与管理、聘用合同、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编外人员管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评估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分析了新时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未来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提供线索与思路。政治16.8万字 - 会员
昆明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数报告(2022)
本书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昆明社会治理,在全国首次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数”体系,并从社会活力、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三大维度”,优选出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经费支出”等44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数学建模方式,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27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又与曼谷、雅加达、新加坡等24个东南亚城市,以及新德里、孟买、伊斯兰堡政治4.6万字 - 会员
新时代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全面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呈现许多新的发展形态、治理模式和趋势走向。本书着眼于党全面领导社区治理的模式变化与治理优势两大维度,系统探讨了党领导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组织功能,以及在社区空间营造、人才培育、文化治理、公共服务、克服集体行动困境、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机理;剖析了不同条件和形式下党领导社区合作治理的实践模式和运行样态,总结提炼了党全面引领社区治理的组织优势、制政治21.8万字 - 会员
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努力编制一套合理且有效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详尽考察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实施现状,由此探寻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旨在激活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综合效用。在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中,针对现阶段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研究此体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政治18.3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成就,总结宝贵经验与启示,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收录了魏礼群同志近些年来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新时代与社会治理新部署、中国梦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征程与社会治理新实践三个部分,具有重要的理政治20.3万字 - 会员
虚与实的纠结:20世纪前半期管县派出政府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本书对20世纪上半叶管县派出政府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进行重新回顾与解读。全书以叙事方式呈现行政督察专员制度1924—1931年各省自创前身制度,1932—1936年由“一制两例”到“合二为一”,1937—1945年围绕强化还是实化出现5个秘密调整改革草案反复制定与放弃的历史过程。由此分析此过程背后反映的时人对二级制还是三级制治政观念的纠结、国民政府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缺失与执行不良等问题,投射其行政运行及政治21.1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下册)
本书分上下两篇,重点从乡村组织、编户管理、田制变迁、赋役治理、农民负担等方面对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进行了总体扫描,对乡村治理在古代王朝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功能、作用、效能进行了相应评估,并在系统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体系构成、参与主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寻了影响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变量和关键因素,总结了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发展变化的理性逻辑和一般规律。政治38.6万字 - 会员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演化与实现路径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文化权利,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全体社会成员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本书首先界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针对现有国情提出一套适合于中国体制环境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城乡和区政治15.8万字 - 会员
政府监管评论(2023年第2期·总第21期)
《政府监管评论》(2023年第2期)对公用事业监管、环境监管、健康与公共安全监管、医疗监管、金融监管、数字经济监管等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推进中国政府监管效能提升和政府监管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政治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