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学术与政治
更新时间:2019-12-04 10:36:06
最新章节:推荐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两次演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译者:钱永祥等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南大亚太评论(第7辑)
《南大亚太评论》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两辑。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地区和相关全球性问题,包括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期刊形式以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专题研究(包括主题笔谈)为主,兼及调研报告、学术争鸣、学术前沿译介等,并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清新自然的文风。中国知识界对外部世界和国际关系的关注大体上是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的。第七辑《南政治15.4万字 - 会员
辽西夏金政治思想史(全三卷)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或王国政治思想的嬗变。本书所陈述的,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具有的不同政治思想,并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关系。本书分为三卷六编。上卷第一编陈述的是辽朝的“儒化”政治思想,第二编陈述的是西夏的“佛化”政治思想。中卷第三编、第四编和下卷第五编、第六编,详述了金朝“治化”政治思想发展和深化的历史政治112万字 - 会员
英国维多利亚意识形态研究:福音主义与达尔文主义
本书聚焦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相继居于主导地位的两大社会意识形态——福音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通过读解19世纪英国文学和文艺思潮、考辨英国社会史并在文史之间构筑互证,本书力图阐明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及取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揭示它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生活、社会秩序、道德意识、文化结构、民族性格、情感方式、性别观念的塑形作用,评述两者对于英帝国造成的即时和长期、正面和负面的历史效应。政治23.9万字 - 会员
南非和解事实的再思考
本书以南非民主转型后的社会变迁为主题,分为几个部分综合研究:第一部分,转型正义(涉及对社会变迁的衡量、转型正义评估等);第二部分,社会关系(涉及城市化、种族隔离和种族间接触的变化特征等);第三部分,转型(涉及南非黑人阶级形成的社会影响、职场平权运动等);第四部分,政治参与和机构(涉及对政治信任与达成和解之间关系的探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人民的反抗等);第五部分,身份认同(涉及国家建设、少数族裔身份认政治24.3万字 - 会员
政治认同与国家安全
本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政治认同为理论分析视角,使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政治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认同保障国家安全的历史经验,为从政治认同维度实现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提供了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政治18.7万字 - 会员
非对称合作何以可能:以美墨非传统安全合作为例
根据沃马克(BrantlyWomack)提出的非对称理论,非对称关系是一个描述国家间关系的二元简化结构,该结构由“强—弱”两个行为单元组成,强国虽然在国家军事规模、经济资源以及政治动员能力等要素上占压倒性优势,对于与弱国的关系方面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强国很难拥有彻底解决与弱国之间冲突的能力,无法单方面、一意孤行地决定双边关系的“每一个具体条款”。弱国虽然没有直接挑战强国的能力,但是拥有空间表达本政治17.4万字 - 会员
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
本书在总结古今学者研究先秦服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影响,以及服制与中国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揭示服制所蕴含的国家认同内涵与社会治理功能,详细论述了服制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结构初建的关系、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构、商代内外服职官的具体构成与职能作用、商周之际服制演变与国家认同的转变、服制与西周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周代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及发展变迁等政治38.5万字 - 会员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
克罗斯兰是英国工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意识形态转型和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背景—内容—影响—评价”这一逻辑顺序,对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本书首先简单介绍了克罗斯兰的生平和著述,分析了其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参照,并根据发展历程将其思想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之后介绍了克罗斯兰社会政治15.9万字 - 会员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政治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