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14 14:46:52
封面
第1章 地理、政治与全球化
第2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效率与扭曲
2.1.1 地理与城市体系
2.1.2 如何看待城市扩张中的城市病
2.3.1 地理、经济开放与城市体系调整
2.3.2 中国城市化道路——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
2.3.3 行政干预对城市体系的扭曲
2.4.1 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巨大
2.4.2 城市内部社会分割
2.4.3 经济结构的失衡
第3章 中国区域发展的集聚与平衡
第4章 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
4.1.1 教育回报的上升:人力资本外部性的重要性
4.1.2 高技能者的集聚为什么会使低技能者得益?
第5章 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
5.1.1 城市发展与收入增长
5.1.2 城市扩张与就业创造
5.1.3 城市提升收入和就业效应的差异性
第6章 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
第7章 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
7.1.1 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
7.1.2 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开发区政策
7.4.1 文献回顾及评论
7.4.2 计量模型及数据
7.4.3 房价推动工资:经验证据及其地区间差异
7.4.4 房价推动工资:稳健性检验
第8章 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
8.3.1 实证结果
8.3.2 地理与增长的关系
8.3.3 其他影响增长的因素在长、短期内的差异
8.3.4 在长期,地理相对于其他因素到底多重要?在什么地区重要?
第9章 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
9.2.1 地方政府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动机
9.2.2 地方政府偏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机制
9.4.1 基础回归
9.4.2 用滞后的政府干预去解释就业
9.4.3 加入省级政府干预去解释就业弹性[37]
9.4.4 稳健性检验
第10章 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
10.1.1 转移支付和地方债务的相关研究
10.1.2 地方政府债务
10.1.3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
10.1.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根本原因:统一货币区的视角
10.2.1 研究设计
10.2.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10.3.1 基本结果分析
10.3.2 稳健性检验
10.3.3 区域间差异
10.3.4 进一步讨论
第11章 再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11.2.1 不应错误地夸大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11.2.2 户籍制度改革的步骤及措施
11.2.3 为什么土地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是可行的方案?
11.2.4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后 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