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2-19 17:48:31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一孔之见
上篇 纲目与疏证
第一章 仁:一种价值观
1.仁:“爱人”。仁者之爱,不是爱,是“忠”和“恕”
2.忠:“言思忠。”即说真话,底线是“勿欺”
3.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勿施”
4.忠之“勿欺”,恕之“勿施”,皆“有所不为”,是“克己”,亦是“知止”
5.仁,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呈现不同形态,“忠恕”贯穿其间
6.“仁政”的“四项承诺”:好的君王——以德治国;好的治理——贤能政治;好的生活——小康社会;而核心是不滥用暴力——不嗜杀
第二章 “两端”:孔子的方法论
1.“两端法”的三个要点:“空空如也”“叩其两端”和“竭焉”
2.“空空如也”——事物本质空无,只有置于关系中才能显现
3.“叩其两端”——事物本质取决于关系的“两端”,需从“两端”去理解
4.“竭焉”——事物本质受“两端”限定,推演到“极端”才能看清
5.孔子的“两端法”是理解其核心观点的逻辑密匙
6.“两端法”与“一分为二”论同中有异,并行不悖,是“儒家辩证”
7.儒家的“格物致知”——理,不在物亦不在心,而在物与心之间
第三章 “用其中”:天、人之间的中庸思维
1.天人之道,介于天道、人道之间
2.天人之道,即“中庸”——“执两用中”
3.“用其中”是在“两端”之间找到“度”
4.“中庸”的挑战:量化和算法
5.中庸,即传承千年的所谓“圣贤之道”
下篇 专题与散论
孔子心中的问题
忠,就是说真话
重要的,不是爱,是恕
恕:从道理到定理
与孔子讨论“平等”
自由如何“不逾矩”?
“两难”中怎样取舍?
说“孝”
民主,不仅仅是“多数”
从“不为”到“知止”
“仁政”的设计缺陷
“专制”,还是“共治”?
孔子的方法论
人之初,性本无
寻找“真我”
“好人”,还是“坏人”?
平庸之恶VS.伟大之恶
“格物”如何“致知”?
《论语》中的“道”
孔门未传之学
“中庸”是做出抉择
寻“度”
《周易》是“中庸”的量化和算法
“圣贤之道”为何“无用”?
结语 “新孔学”的可能性
附录1 《新论语》原文
内编:孔子之语
外编:弟子之言
附录2 《论语》原文
學而第一
爲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颜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附录3 引文及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