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上下)
中国宪法学说史主要以梳理、整理与研究中国学者本土的宪法理论和宪法学说为主。根据历史发展的阶段的不同,以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将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工作分为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早期宪法学、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宪法学发展两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又具体分为若干历史阶段。具体章节结构如下:导论、背景篇、历史篇和范畴篇。导论部分解释了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和基本体系。背景篇介绍了西方宪法学对中国宪法学说的影宪法80.8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宪法人权条款的司法适用技术规范研究
本书对公民的七项重大权利或自由(平等权、迁徙自由、信教自由、言论自由、财产权、受审判权、陪审团陪审或者参审的权利)的司法适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引用资料丰富;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论述专业。宪法人权条款的司法适用技术规范是国家机关进行自律性行使权力的重要标准,是国家机关进行他律性审查行为的重要标准,是提升公民宪法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标准,为不同国家走向共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人类运用宪法治理宪法24.8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国家赔偿法:原理与案例(第二版)
本书作为法学院高年级选修课程和研究生教材,致力于"为什么"的论述。分为若干专题,但又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条理清晰的探究国家赔偿法中的主要问题。以案例作为课后的延展,一方面,关注法官在说什么,另外一方面,设置拓展式的、不追求固定答案的问题,意在探讨法律的原理、法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内学术评价较高。此次改版因为国家赔偿法领域有很多新的司法解释,加之行政法其他领域的法律修改以宪法44.8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尽管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导致有些法规、规章与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规章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有鉴于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近期公布《立法法》以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宪法2.8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宪法学专论
《宪法学专论》内容简介:宪法学是研究宪法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法律学科,要了解、学习宪法学,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宪法,认识宪法概念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宪法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德国学者克纳德认为,对实定宪法的理解是以宪法概念的理解为前提的,只有以宪法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我们才能分析各种宪法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什么是宪法是实定宪法学研究中首先提出的课题。宪法33.7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种纸烫金2014年版)
本书收录全国人大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及宪法修正文本和四个宪法修正案,拟采用32开开本,特种纸红皮烫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就极大地扩展了宪法文本使用的范围与场合,因此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宪法2.3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宪法学习读本(修订版)
本书2011年首版上市,2014年修订二版,本次根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成就新内容进行第三次修订。本书以问答形式,提炼宪法核心问题,进行一一解读,以利于读者重点把握和学习宪法知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宪法13.2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最新修订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综合服务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单行本系列》的供稿单位。负责全国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委员长会议的会务工作;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承担拟定有关议案草案等职能。宪法1.8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注解与配套(含代表法)(2017年版)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第四版为51种,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本分册为选举法分册。宪法15.9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附新旧条文对照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是为了规范人民检察院的设置、组织和职权,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宪法,制定是法律。本书最具特点的是新旧法条对照表,该部分将新旧法条之间的未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以及新增加的法条通过列表的形式加以对照说明。本书便于读者以最直观的方式在已经掌握的原法内容基础上,了解修改变化,从而快速掌握该法的新体系和新内容。宪法4598字2.4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宪法序言研究
对于一个在中国大学里教授宪法学的教师来说,什么是中国宪法学迄今仍然是一个不能不解答,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又很难让人非常自信地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虽然,中国宪法学需要从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宪政发达国家的宪法实践和宪法理论中汲取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但是它若要有资格成为一门为中国人自己的宪政事业作出贡献的学问,它理应是在研究中国人自己面临的特殊宪法问题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学问。宪法17.7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
小康社会的权利理论
本书集中讨论了实践中的权利即权利救济问题。通过对冤假错案中权利救济的实现过程与途径的分析,通过对受害人权利救济的理论溯源与追究,通过对我国发布的人权白皮书的分析,多方位展示了权利理论的渊源与哲学基础。作者指出,人权的主体性原则反对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思潮,反对各种形式的私力救济行动(如私刑、复仇等),提倡具有商谈精神的自力救济(如调解、和谈等)。宪法17.9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典(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整编·应用系列的原则是:1.权威。选取的文本均为国家公布的正式文本。2.实用。按照公司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排序,相关法律文件排在基本法律后面,并且归纳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法条的条文主旨。3.简明。收录最重要、最实用的公司法律文件,减少篇幅,方便携带和查找,也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整编·应用系列》物美价廉。宪法23.8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
《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以宪法的视角,对法治政府进行了关联性研究,试图回答法治政府建设的宪政制度支撑,解释法洽政府的合宪性依据,梳理法治政府建构的宪法理论资源。《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除第一章概述外,从人权保障制度、立法制度、预算制度、行政组织制度、地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八个方面展开论述,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剖析,是对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关系的全景展示。宪法28.5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典:注释法典(201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丛书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承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首选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线,结合日常司法实践领域确定分册,本书为其中的宪法分册。宪法67.6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认真对待平等权:德沃金自由主义法律理论研究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法哲学家德沃金的法律理论存在着普适性与特殊性共存、断裂性与一致性相伴以及理论脉络复杂等研究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本书从德沃金捍卫自由主义传统的问题意识入手,重构了德沃金的自由主义法律理论,揭示了德沃金“认真对待平等权”的理论核心、动用各种理论资源坚持“认真对待平等权”的研究方式、坚决回应来自各方面理论批判的“刺猬型”研究态度。本书为在整体上把握德沃金的法律哲学思想提供了崭新的宪法17.3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我国宪法上的紧急状态条款研究
本文以宪法文本为依托,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来分析、解读我国宪法文本,研究我国宪法文本中紧急状态条款的规范内涵、规范模式设置、规范结构、价值理念和核心目标。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论文主要通过宪法学的视角,着眼于宪法文本的研究,主要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来解析我国宪法上紧急状态制度的内涵。另外一点,就是结合中国问题,探析中国制宪背景、历史变迁、法律文化中的紧急状态,探寻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紧急状态应对之道。宪法17.9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个人通过社会力量而完成自身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向我们揭示的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今天的社会建设应致力的价值目标。社会建设需立足于社会现实而推动“抽象的公民”复归于“现实的个人”、复归于每个人的现实社会生活。一个有活力、有生机的社会需要公民积极主动地行使公民权责,而公民行权担责的意识和能力,需要通过切实的社会建设来促成。今日中国需要努力促成积极的公民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安全、自由、幸福、成长与社会宪法16.7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海洋法年刊2016
本书选收了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优秀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国内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海洋法学者的声音。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海洋法的新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权益问题等。宪法40.6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章程(宣誓本2017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书收录宪法修正文本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附有宪法宣誓誓词及入党誓词,以供广大读者学习了解宪法和党章使用。宪法3.6万字2.2万人气